以太網交換機作為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網絡設備之一, 在數據通信中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其發展對制造行業以及通信行業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以太網交換機, 從最早的二層交換機到現在的三層交換機和多業務交換機, 功能越來越豐富;交換機承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 涵蓋了路由器, 防火墻, 無線AC等。
下面易天光通信給大家科普下以太網交換機的相關類別及其功能應用。從使用的轉發芯片看,交換機分為ASIC型交換機和可編程交換機, ASIC型交換機具有高性能、低時延的優勢, 可編程交換機具有功能擴展靈活、開發周期短的優勢;
從使用場景看, 各個通信廠家包括cisco, h3c和華為一般都把交換機分為園區交換機和數據中心交換機, 園區交換機轉發性能相對較低, 提供豐富的端口形態和豐富的用戶接入管理功能。
數據中心交換機除了能提供更高的轉發性能外, 還使用一系列的技術給用戶提供流控功能 (PFC, QCN) 和用于云計算環境下的網絡虛擬化等功能。目前與云服務和數據中心交換機搭配的光模塊主要是10G、25G、40G、100G光模塊,易天通信(ETU-LINK)提供的光模塊均可兼容cisco, h3c和華為等品牌設備,相比品牌原裝光模塊,易天光模塊的性價比要高出很多,是極具性價比的光模塊解決方案。
在信息化時代, 數據的爆發式增長對網絡設備承載的通信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網絡設備的承載能力增強,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設備的單端口速率變大, 二是設備的數據處理性能增加。
在單端口速率方面, 從當初的10Mb/s、100Mb/s發展到后來的1Gb/s, 10Gb/s, 現在已經有40Gb/s和100Gb/s的端口, 2017年底, IEEE802.3以太網工作組正式批準了包括200Gb/s和400Gb/s在內的新的802.3bs以太網標準。端口速率的提升一方面提高了單端口的通信量, 另一方面也簡化了網絡部署。
交換機的數據處理能力一般使用兩個指標衡量:交換容量和包轉發率。目前華為和H3C的交換機處理能力都已經可以超過1000Tb/s和200000Mpps。芯片制造工藝和交換架構對交換機的數據處理能力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芯片工藝使用現在的Fin FET, 技術理論上可以達到7nm的極限, 工藝越先進, 單位面積芯片的性能越高, 功耗越低。除了制造工藝的影響外, 交換機的工程設計也影響數據處理的能力。現在各個交換機廠家的框式交換機基本都采用CLOS架構, 在CLOS架構下, 是否使用VOQ提供流控機制, 是否使用動態選路進行各級交換單元間的轉發, 對交換機性能都會產生影響。
隨著制造工藝和設備生產設計水平的提升, 交換機的端口速率和處理能力將會得到不斷提高。交換機端口速率的提高勢必會帶動光模塊產業的發展,易天光通信作為光模塊專業制造商,將不斷推出更高速率的光模塊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fqj
-
以太網
+關注
關注
40文章
5460瀏覽量
172741 -
交換機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656瀏覽量
1001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