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設計--因果圖方法
一。 方法簡介
1.定義:是一種利用圖解法分析輸入的各種組合情況,從而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它適合于檢查程序輸入條件的各種組合情況。
2.因果圖法產生的背景:
等價類劃分法和邊界值分析方法都是著重考慮輸入條件,但沒有考慮輸入條件的各種組合、輸入條件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這樣雖然各種輸入條件可能出錯的情況已經測試到了,但多個輸入條件組合起來可能出錯的情況卻被忽視了。
如果在測試時必須考慮輸入條件的各種組合,則可能的組合數目將是天文數字,因此必須考慮采用一種適合于描述多種條件的組合、相應產生多個動作的形式來進行測試用例的設計,這就需要利用因果圖(邏輯模型)。
3.因果圖介紹
1) 4種符號分別表示了規格說明中向4種因果關系。
2) 因果圖中使用了簡單的邏輯符號,以直線聯接左右結點。左結點表示輸入狀態(或稱原因),右結點表示輸出狀態(或稱結果)。
3) Ci表示原因,通常置于圖的左部;ei表示結果,通常在圖的右部。Ci和ei均可取值0或1,0表示某狀態不出現,1表示某狀態出現。
4. 因果圖概念
1) 關系
① 恒等:若ci是1,則ei也是1;否則ei為0。
② 非:若ci是1,則ei是0;否則ei是1。
③ 或:若c1或c2或c3是1,則ei是1;否則ei為0。“或”可有任意個輸入。
④ 與:若c1和c2都是1,則ei為1;否則ei為0。“與”也可有任意個輸入。
2) 約束
輸入狀態相互之間還可能存在某些依賴關系,稱為約束。例如, 某些輸入條件本身不可能同時出現。輸出狀態之間也往往存在約束。在因果圖中,用特定的符號標明這些約束。
A.輸入條件的約束有以下4類:
① E約束(異):a和b中至多有一個可能為1,即a和b不能同時為1。
② I約束(或):a、b和c中至少有一個必須是1,即 a、b 和c不能同時為0。
③ O約束(唯一);a和b必須有一個,且僅有1個為1。
④ R約束(要求):a是1時,b必須是1,即不可能a是1時b是0。
B.輸出條件約束類型
輸出條件的約束只有M約束(強制):若結果a是1,則結果b強制為0。
5. 采用因果圖法設計測試用例的步驟:
1) 分析軟件規格說明描述中, 那些是原因(即輸入條件或輸入條件的等價類),那些是結果(即輸出條件), 并給每個原因和結果賦予一個標識符。
2) 分析軟件規格說明描述中的語義,找出原因與結果之間, 原因與原因之間對應的關系,根據這些關系,畫出因果圖。
3) 由于語法或環境限制, 有些原因與原因之間,原因與結果之間的組合情況不可能出現,為表明這些特殊情況, 在因果圖上用一些記號表明約束或限制條件。
4) 把因果圖轉換為判定表。
5) 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來作為依據,設計測試用例。
-
測試
+關注
關注
8文章
5375瀏覽量
127061 -
因果圖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5312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7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