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愛立信在北京舉辦了主題為“5G,向新而生”的線上媒體發布會。會上,愛立信介紹了其全球5G市場動態,發布全新“原生AI” 設計與5G系統平臺增強功能,以更先進的解決方案助力全球5G市場快速發展與行業應用落地,推動5G為創新賦能。
據GSA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2月底,全球有359家運營商正在投資5G網絡,5G市場正在加速發展。目前,愛立信已經助力全球運營商開啟了27個商用現網,收獲了86個商用5G合同及協議,并且從2015年開始已經向全球出貨超過五百萬臺5G-Ready的射頻設備。
為了深入了解5G新興用例并幫助客戶擴展5G 的行業價值,愛立信正與全球領先的運營商、超過40家大學和科學研究機構以及超過30家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探索5G的行業應用,目前已經完成超過50個工業4.0應用參考案例、超過20個測試網絡部署和驗證測試,廣泛覆蓋智能工廠、礦產開采和智能港口等多個領域。
與此同時,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一直深度整合于愛立信的業務之中,通過能源節約、廢物利用、參與報告和倡議等一系列行動為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面對5G的能耗問題,愛立信從應用最新技術、節能軟件、精準部署和AI運營等方面,降低移動網絡的能耗和碳排放,致力于打造一個智能、可持續、互聯互通的世界。
面向智能世界,愛立信最新提出了“原生AI”設計。基于深刻的行業洞察與豐富的網絡部署和運維經驗,愛立信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從底層架構層面將AI考慮在內,使AI全面融入到整個網絡產品和服務組合之中。針對通信網絡的特點,提出從網絡基礎設施、網絡性能、客戶感知、運營效率、云原生核心網和節能環保六大方面入手,引入AI,幫助運營商客戶解決最嚴峻的挑戰與痛點,讓人工智能在最關鍵的位置創造價值。
在AI 新產品和服務層面,愛立信帶來了全新的(1)“智腦”網絡服務,通過AI技術在問題實際出現之前就能及時發現并解決,預防重要事故的發生,為客戶帶來優異的網絡穩定性;同時,愛立信也為運營商打造了統一的數字溝通平臺,通過更流暢的協作讓問題可以更快地得到解決,實現更優質的網絡性能和用戶體驗;(2)AI能源管理服務,將愛立信的現場經驗與AI相結合,通過站點能源管理、電池狀況預測、電力中斷預測和智能電力源管理等多個功能,幫助運營商降低能耗,預計可以減少高達15%的運營成本和站點訪問,減少30%因能源故障引起的斷網;(3) 增強的AI網絡優化服務。愛立信在人工智能領域耕耘多年,已經取得了超過600項專利。最近愛立信與全球著名運營商日本Docomo簽署了業界最大的AI網絡優化項目合同;在國內,愛立信人工智能模塊已經運行在國內主要運營商的網絡上,并與中國聯通在湖北成立了“人工智能應用聯合實驗室”,顯著提升了網絡運維效率。按照傳統方式,4名專家需要2周完成的工作,智能模塊僅需要5分鐘,處理速度和準確率全面領先于業界水平,而且未來可以平滑升級支持5G網絡數據。同時愛立信人工智能模塊也在不斷升級換代,可以基于運營商網絡數據建模,支持多場景、多廠家,基于深度神經網絡和多個AI算法綜合建模后,實現對網絡情況的智能預測,為網絡智能自優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愛立信的創新基因,最終體現在通過不斷增強的5G系統平臺,簡化部署和運維,實現更好的5G服務和體驗。
在無線系統架構方面,從主遠單元分離架構、AIR天線射頻一體化基站到革命性的新型室內小基站Dot,愛立信一直引領業界的創新和變革。本次重點介紹了另一個應用于所有的無線硬件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統一架構——愛立信多核心架構,闡明如何在業界真正實現通過軟件升級方式即可全面兼容從2G到5G的多代通信標準,讓客戶擁有最低的網絡升級成本,更好保護投資。該架構的核心是愛立信的自研定制化芯片,它不僅讓愛立信的產品具有無與倫比的性能,而且可以大幅節約能耗。
愛立信的多模云化核心網,支持向云原生基礎設施的平滑演進,通過支持CI/CD,從根本上實現簡化跨越中心站點和邊緣站點的自動化部署。與虛擬機相比,該方案可以節約至少30%的總擁有成本。在剝離虛擬層后,云基礎設施的復雜性大幅降低,硬件效率和性能得到顯著提升,使運營商能夠從中獲益。
而在2020年GSMA全球移動大獎評選中榮獲大獎的愛立信頻譜共享技術,近日已經宣布正式商用,將助力運營商快速、經濟地在現有FDD頻段上快速部署5G,實現5G快速的全面覆蓋。同一臺無線設備只需要通過軟件升級,就可以同時部署4G和5G,并根據用戶需求以毫秒級速度動態分配頻譜,既能更高效地利用頻譜資源,又能為用戶帶來卓越的性能體驗。
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表示:“全球5G市場發展勢頭迅猛。在中國,5G被列為“新基建”,部署過程在加速。愛立信全程參與了中國1G到5G網絡建設。希望愛立信成為中國5G創新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也愿意貢獻愛立信在全球5G領域先行先試的經驗積累,在中國5G“新基建”以及中國5G商用實施過程中,愛立信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近日,據媒體報道,愛立信英國和愛爾蘭首席執行官瑪麗·林德格倫駁斥了該公司在開發和部署5G方面落后于競爭對手華為的說法,并堅稱這家瑞典供應商現在已成為全球引領者。
林德格倫渴望澄清某些“媒體誤解”,尤其是在5G方面,并指出誤解源于愛立信在推動和提升其信譽方面可能不如某些競爭對手那么好。她暗示某些市場評論員的言論沒有根據,包括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
約翰遜表示,由于缺乏替代方案,英國不愿意阻止華為進入該國的5G網絡,但僅限于不超過35%的無線接入網。
林德格倫表示,愛立信在5G方面并不落后,在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瑞士都有5G業務,正在領導5G市場。她認為英國的很多基礎設施還沒有準備好支持5G,為了適配5G不得不替換現有設備,這需要相當的成本和時間。
林德格倫堅稱5G在英國的推廣對愛立信的全球抱負至關重要。為了獲得經濟效益,要在全國范圍內部署5G網絡,運營商需要投資,供應商需要準備設備并提供支持。她還表示希望創新能在公司之間共享,并且歡迎競爭,這對整個行業非常有利。
據Mobile World Live報道,在獲得Covid-19(新冠病毒)限制豁免后,愛立信新近在美國開設的工廠正在繼續生產5G設備。
這家位于德克薩斯州的工廠于本月初開始投產,生產用于美國城市5G部署的毫米波基站。一位愛立信代表表示,地方當局頒布了一項禁止10人以上聚會,并要求許多場所關閉的命令,而電信公司因為被列為必不可少的業務被免除在外。
這位代表補充說,新的安全措施已經實施,包括只允許關鍵人員工作并檢查其體溫,從而使生產正常進行。
命令頒布之前,愛立信首席執行官鮑毅康(Borje Ekholm)在上周發布的博客中透露,該公司“少數”全球員工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反應,但他表示所有生產基地仍在運營,且病毒對其供應鏈的影響“幾乎為零”。
愛立信上周發布了一份聲明,針對該病毒的常見問題作出了回應。當時該公司預計,其全球客戶群本季度所受的影響“幾近于無”,并補充稱預計其在第二季度也能夠滿足預期的需求。
拉什·馬格納斯·愛立信(Lars Magnus Ericsson)于1876年創立愛立信公司之初,即秉承這樣的理念——溝通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所有人都應該有暢通無阻溝通的權利。愛立信雖然自創立起,便始終致力于革新“溝通”二字的含義,但同時也充分意識到了自己在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一點在愛立信當前的發展宗旨中可見一斑:“打造智能、可持續、互聯互通的世界”。
發展宗旨中包含的可持續性要素對于愛立信而言并不新奇。愛立信可持續發展和企業責任副總裁Heather Johnson表示,可持續性理念一直影響著公司一代又一代的技術演進和行業領導者。
Heather Johnson表示:“在我看來,可持續理念始終深深植根于愛立信的基因中。如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更勝以往,ICT產業不僅要為客戶、員工和投資人等傳統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而且要為整個社會的良性發展做出貢獻。”
愛立信早已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即全力確保自身的技術影響力,能夠為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并努力降低公司及整個價值鏈的風險。因此,愛立信始終致力于通過各種形式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Johnson表示:“貢獻社會和開展業務從來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題。相反,兩者之間相輔相成,而這也正是愛立信可以創造最大化價值的領域。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企業責任戰略的推動下,我們將更好地在二者之間找到交融點,讓利益相關者享受到更多益處。”
愛立信將可持續發展與企業責任理念融入到2019年度業務戰略之中,彰顯了這些理念對于公司發展的重要意義。Johnson補充道:“我們專注于推動能夠創造價值的業務轉型:從通過資源的高效使用和負責任的業務實踐、打造全新的公司運營模式,到我們研發和提供產品組合及服務的方式,再到旨在為提升社會數字融合所締造的合作和項目等。”
以此為動力,愛立信率先制定了以科學為依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且目標內容與聯合國實現1.5攝氏度溫控目標的氣候議程高度契合。這一舉措也為愛立信在私營企業領域探索,成為可持續發展領導者的努力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私營企業也能夠幫助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愛立信是最早理解并支持這一觀點的公司之一。Johnson表示:“通過與哥倫比亞大學開展的聯合研究,我們發現ICT行業能夠助力實現全部17個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并且在特定情況下能夠加速這些目標的達成。”
僅在碳減排方面,ICT行業就能夠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Johnson表示:“我們行業自身的碳排放量僅占全球總量的1.4%,但是ICT行業擁有10倍于此的使能力量,也就是說,ICT解決方案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能夠推動全球碳排放量減少15%。對我們來說,這并非僅是空談或“口頭承諾”——我們一直從公司視角出發,行力所能及之事,并努力推動其他行業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基于研究的方法
愛立信的可持續發展實踐與公司在其他領域的努力相輔相成,公司投入了大量研究資金,希望能夠更好地認識各項挑戰并做出明智的決策。舉例來說,一項長達20年的生命周期評估結果表明,企業對環境影響最大的領域是我們正在使用中的移動網絡。Johnson說道:“鑒于此,我們已經在重點關注如何確保移動網絡實現最佳能源績效,如何通過產品設計以及網絡構建、托管和運行來打破既有的能源曲線。”
這種基于研究的方法也為5G的標準化進程做出了巨大貢獻。Johnson補充道:“縱觀5G,我們會發現它在歷代通信技術中能效最高。因此,5G勢必將成為打破能源曲線的重要力量。通過減少網絡能耗,我們能夠幫助客戶降低占比最高的運營成本。5G轉型將為我們的客戶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通過舊設備的現代化升級和更換,有效解決當前網絡整體能源成本過高的問題。此外,最新推出的無線設備還開辟了一種更節能的方式,在匯聚各項標準的同時,戰略性地應用睡眠模式。”
指數級氣候行動
2018年,愛立信攜手氣候保護領域的其他領軍者,包括波茨坦研究所的Johan Rockstrm教授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繪制了“指數級氣候行動路線圖”,指出到2030年,ICT解決方案能夠直接減少15%的碳排放量。
2019年,愛立信再次與這批合作伙伴在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發布了“指數級路線圖1.5”。路線圖匯總了目前36個跨行業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助力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的目標實現。作為路線圖的延續,愛立信與合作伙伴在2020年世界經濟論壇上發布了《1.5商業行動手冊》(1.5 Business Playbook),為各種規模的公司設定了氣候行動目標的框架。對愛立信來說,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與供應鏈密切合作,將氣候行動充分納入到各自的業務戰略中,最終實現凈零排放。
那么,在可持續發展和企業責任理念方面,愛立信、ICT行業乃至更加廣泛的工商業界未來將如何變化?Johnson表示:“雖然未來難以預測,但我認為,如果不能將自身業務與地球承載力極限和社會化需求相結合,公司將很難取得蓬勃發展。放眼未來,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方面的業務實踐的更深層思考將成為一種必然。對于公司應當有怎樣的立場和為世界交付什么,我們的下一代員工的期望只會變得更高。我們發現,目前大多數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的整體可持續性,尤其是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只有走在這些領域的前列,企業才能在當前轉型浪潮中取得成功。”
責任編輯:gt
-
愛立信
+關注
關注
6文章
1724瀏覽量
50432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48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