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 80 年代,法國社會學家布魯諾·拉圖爾提出了ANT(行動者網絡理論)。在這個理論中,行動者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物品,而行動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構成了整個網絡。
這是一個黑盒子理論,從外部看,行動者之間的關聯并不是一目了然。但有行動者的存在,他們間產生了無數關聯的可能。萬事萬物,均在這個網絡中。
如今看來,萬物互聯的概念,已不新鮮。 2017 年被視為物聯網(IoT)商用元年。隨著窄帶物聯網標準正式凍結、國內三大運營商重點布局、設備制造商強力推動,物聯網的規模化商用正步入快車道。而人工智能(AI)似乎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它通常以遠程數據中心為基礎,能夠收集和檢查大量數據,并基于分析算法產生見解。在不同程度的自治下,這些能力被用于簡化決策過程。
盡管人工智能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獨立的產品,但它正日益融入于其它行業或者產品。其中最主要的是物聯網(IoT),它使以前孤立的機器能夠相互“交談”,同時產生數據,使新的操作模式成為可能。
這里有一個明顯的集合點,它被表達為物聯網人工智能AIoT。AIoT的愿景是創建一個智能設備網絡,能夠遠程收集和分析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轉換為本地的見解和操作,從而實現以前根本不現實的各種用例。
云模型的反轉
也許這一愿景最具革命性的是我們對云模型的倒置(Inverting)。將服務、內部解決方案和網絡轉移到云基礎設施是迄今為止解決數字問題的一種方便和流行的解決方案——但有了AIoT模型,就可以在設備上本地進行數據推理。
采用這種模式是有依據的。中國通信院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中期,我國物聯網產業總體規模已達1. 2 萬億,完成了工信部 2016 年提出的十三五物聯網產業規模1. 5 萬億的80%。在科技發展進程中,我們看到,物聯網已向智聯網(AIoT)靠近。A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中的落地融合。當 2020 年5G商用進入倒數,萬物互聯近在咫尺,“隨心隨意隨時隨地,人機合一的溝通方式”,正在走來。
未來智能單品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弱,而真正的互聯互通則會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涂鴉智能董事長兼總裁陳燎罕認為,互聯網時代誕生了Windows操作系統,在未來的智聯網時代,很可能每個家庭都會有全新的操作系統,實現人機合一的物聯網生活。
但云基礎設施和連接無法以同樣的方式擴展,必須在邊緣部署更多的智能設備。
AIoT對設備處理能力的使用很好的緩解了過去的網絡帶寬、計算可伸縮性、延遲和安全問題。通過減少整個網絡的負載,同時減少了昂貴的成本,AIoT能夠以提高性能的方式分配工作負載。
然而,這種觀點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簡單地把今天的高端CPU放到終端設備上是不可行的。這些CPU太耗電,而且價格昂貴,不適合作為商業上可擴展的模型。因此,如何以一種經濟有效的方式將必要的處理能力提供給終端設備?
如果AIoT要在未來幾年實現爆炸性增長,這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市場機會。
交付需求
在沒有當前高端cpu的成本和能源需求的情況下實現必要的處理能力是一個不值得羨慕的挑戰。
任何為AIoT設計的新處理器都必須具有比現有解決方案更低的價格。但這也面臨著相當多的挑戰。現有的cpu嚴重依賴于第三方硬件/軟件,以及所有相關的許可成本。因此,新處理器將需要新的體系結構來消除對第三方IP的需求。此外,整個系統中的組件需求和成本必須最小化。
同時,這些節省成本的措施不能影響性能。雖然一些AIoT應用程序不需要數據中心服務器所能提供的全部處理能力,但即使是基本的AI和決策功能,這些要求仍然非常高。這意味著處理功能需要新的方法,用復雜的算法來承擔大部分繁重的工作——允許硬件本身相對輕量級。
由于AIoT市場的現實并不是單一的——數百個市場和數千個細分市場的標準和要求差異很大,所以最大的挑戰可能是創建一類可以應用于多種應用程序的處理器。
我們都知道研發新CPU的成本不是個小數。指望供應商生產成千上萬種不同的平臺來滿足所有這些不同的需求是不現實的。如果你生產的芯片只用于一個目的或一個應用,那么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相反,AIoT處理器需要超高的靈活性,在計算類(AI、DSP、控制和I/O)之間進行可編程的權衡,這些可以由產品設計者而不是芯片供應商定義
讓夢成真
如果這些要求能夠得到滿足,其影響將是巨大的。一個功能齊全、商業上可行的AIoT將對智能家居到互聯醫療、汽車工業、工業4.0和智能城市等領域進行徹底的革新。
讓智能家居成為可能
2017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達到1. 154 億部,預計今年將達到1. 226 億部,其中智能手表和手環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數字背后,反映出智能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北美為例,今年智能門禁增長超過115%,照明類設備達到40%,家庭聯動產品超過30%。
同時,消費物聯網產生了“潮牌化”趨勢。這在普及率和滲透率較高的歐美市場尤為常見。在德國,Osmart Zigbee Smart Plug智能插頭、Philips Hue White Ambiance GU10 LED Spot智能燈泡、Sandisk Micro SD內存卡等都成了當地的網紅品牌。另一端,產業物聯網的增長也非常迅猛。據 GSMA Intelligence 預測,從 2017 年到 2025 年,產業物聯網連接數將實現 4.7 倍的增長,而消費物聯網連接數將增長 2.5 倍。
有了AIoT功能,你就可以完全控制周圍環境的每一個方面,而不需要轉移你的注意力,更不用說瀏覽我們眾多應用程序了。
雖然這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在其他應用領域的好處可能更重要。一個以AIoT為基礎的醫療保健市場,可能會開啟一個預防性藥物含量高得多的世界。家中的設備可以跟蹤心率和呼吸,及早發現問題,提供警報,并自動向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提供實時數據,他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正確的治療和護理。
最終,這種技術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帶來新的便利和效率,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瑣碎的事情(比如找到一個停車位)到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我們的安全和健康)。如果沒有新一代的電子產品能夠將人工智能的力量擴散到我們身邊的終端設備,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它可能預示著一場真正的情報革命。
延伸閱讀——從五家公司窺AIoT五大領域發展
面對AI的浪潮,各大科技公司也沒有閑著,谷歌用 5000 萬美元收購物聯網平臺Xively,并推出物聯網系統Android Things以及正在測試的Fuchsia系統。微軟在2018年 4 月宣布計劃在未來四年內投資 50 億美元物聯網相關項目。2019年初,亞馬遜以超過 1 億美元架構,收購了連接門鈴和照相機制造商公司Ring,并讓其顯示在亞馬遜的Echo Spot上。
此外,在2018 AIoT勢力榜在「AIoT+智慧城市峰會」上揭曉,最終從70家參選企業中甄選出5家在各自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企業頒發獎項。
最佳整合解決方案創新獎:小米集團
最佳應用平臺獎:ZNV力維
最佳人工智能技術獎:深蘭科技
最佳終端產品獎:北京毫米科技
最佳安全解決方案獎:百度安全
在物聯網,或者說智聯網發展到現階段,行業應用逐漸興盛、繁榮,整合解決方案就成為關鍵因素之一。在這方面,小米無疑是一個很具有代表性的公司。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2018年7月9日掛牌上市,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是小米公司的使命。“和用戶交朋友,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的愿景都在驅動著小米努力創新,不斷追求極致的產品和效率,成就了一個「不斷締造成長奇跡的小米」。
過去五年時間里,小米集團投資或孵化了超過100家智能硬件公司,小米IoT平臺在全球連接了超過1.32億臺智能設備,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臺。小米的AI語音助理——小愛同學,月活躍用戶超過3400萬,單月喚醒超過10億次。
目前,小愛開放平臺已有1000多家企業開發者,7000多名個人開發者,在眾多開發者的參與下,小愛同學已經擁有1300多項技能。2018年6月28日,小米將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MACE開源,如今小米AI已廣泛應用于拍照、場景識別、翻譯、語音等應用場景。此外,小米還聯合多家機構發起了知識圖譜OpenBase項目。
小米興起于智能手機時代,崛起于智能手機時代,在經歷了智能手機時代的興盛和繁榮后,又獨創了生態鏈模式。也是在此基礎上,在今年各大巨頭公司都發力IoT時,小米也經歷了自己的組織架構調整,并將IoT平臺部作為獨立部門運營。在今年11月的「小米AIoT開發者大會」上,更是拉來宜家站臺,輔以原有產業鏈能力和生產模式,在智能家居、自動駕駛,以及其他AIoT落地領域上,包括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車載等方面,不斷帶來融合、創新解決方案。
最佳應用平臺獎:ZNV力維
深圳力維智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ZNV力維)是領先的AIoT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AIoT技術的創新與“AIoT+行業”的落地應用,其前身為深圳中興力維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有超過20年的研發與管理經驗、300余項專利與軟件著作權,員工近千人。基于泛在數據連接、泛在數據融合與使能、全網智能的AIoT技術能力,力維不斷將AIoT賦能到公共安全、智慧城市與電信行業,為全球70多個國家及地區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ZNV力維CTO曹友盛在「AIoT+智慧城市峰會」上表示,構成AIoT的三個基礎:打通城市物聯網從感知到認知的“任督二脈”,形成感知到認知的“閉環”;解決智慧共享與智慧流動、智慧交流,建立數據DIKW的智能化遞進,建立專業知識圖譜,解決數據應用的落地;智慧從智能感知做起:邊緣計算、區域智腦、城市大腦。
在應用平臺方面,ZNV力維針對泛在連接、泛在數據和融合應用三方面建立了自己的AIoT平臺。目前,ZNV力維在上海的人口管理方面,通過DIKW模型構建了盜竊嫌疑預警、重點跟蹤人員預警、吸毒人員移動預警、容留吸毒嫌疑預警、實有人口未登記預警、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異動預警等智能預警模型。
作為社區智理解決方案的引領者,力維是首批將AIoT技術應用到智慧社區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力維「社區智理2.0」解決方案基于多維立體智能管控平臺,構建了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核心的社區“智”理新架構,通過AIoT技術與社區管理的深度融合,對社區人口、房屋設施、車輛、消防等問題實現了智能發現、精準推送、閉環處置,極大提升了社區智能化治理和服務水平,創造了社區治理新模式,并陸續在上海、重慶、銀川等地區部署和應用。
最佳人工智能技術獎:深蘭科技
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DeepBlue Technology(Shanghai)Co.,Ltd是快速成長的人工智能第一梯隊頭部企業,作為平臺型世界級AI Maker,自2014年攜歸國博士團隊創建以來,一直以“人工智能 服務民生”為理念,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人工智能產業鏈智能軟件輸出及自主硬件設計和制造。依托自主知識產權的深度學習架構、機器視覺、生物智能識別等人工智能算法、無媒介手脈支付等核心技術,深蘭科技已在自動駕駛及整車、智能機器人、AI CITY、生物智能、零售升級、智能語音、安防、芯片、教育等領域都有深入布局。
同時,深蘭科技與多個國內外知名企業、院校和盧森堡國家實驗室等,建立了自動駕駛技術、智能和精密制造、數據和金融安全等三個聯合實驗室和涉及人工智能、AIoT智聯網、人機交互、AI芯片等多個相關領域的聯合實驗室,聯合深蘭5大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學計算研究院、生命及AI腦科學院、自動化研究院、智能汽車研究院)共同構筑了深蘭系全球性的研發科研體系。
最佳終端產品獎:北京毫米科技
北京毫米科技(HOMI)致力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智能家居及IoT領域,讓設備具備感知、學習及控制決策的能力。包括數據采集、系統構建、算法研發及產品設計、軟硬件開發、生產及銷售。業務范圍包括C端及B端領域。
毫米科技成立于2015年,也是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的黃金年代,經歷了B端到C端的過渡,也經歷了C端市場的成熟到落地。現在的毫米科技在C端定位于智能照明產品,以及場景化合個性化控制,已經推出智能晚安燈、開關精靈、墻插精靈、室友小易等多款產品,所有產品考慮到存量市場,均為免拆卸方案,迎合了市場需求,也為其帶來了較好的市場反饋。
另外,在B端市場,毫米科技選擇與品牌方合作。目前已經和金牌、MALIO、施耐德、海爾、方太、阿里、騰訊、京東、聯想等品牌和平臺達成合作。下一步,毫米科技將從照明、電工、廚電等B端品牌開始,逐步拓展智能技術在不同家庭場景中的應用。
最佳安全解決方案獎:百度安全
百度安全是百度公司旗下,以AI為核心、大數據為基礎打造的領先安全品牌,是百度在互聯網安全18年最佳實踐的總結與提煉。 業務由AI安全、移動安全、云安全、數據安全、業務安全五大矩陣構成,全面覆蓋百度各種復雜業務場景,同時向個人用戶和 商業伙伴輸出領先的安全產品與行業一體化解決方案。
百度AI安全技術總監聶科峰在「AIoT+智慧城市峰會」上表示,“云端包括DDos防護、Web漏洞防護都有廣泛的應用。在AI學習方面百度AI安全有對抗樣本工具,在通訊方面,基于SSL加密通訊機制,提供Mesalink;DNS反劫持上,百度開放了搜索多年DNS劫持上的經驗,端上也有非常強的包括安全OTA、熱修復機制等。”
百度安全針對現有安全問題,從云、管、端三方面進行布局,提供云、管、端一體化安全解決方案,目前在小度車載中已有應用。另外,百度安全與AIoT廠商合作應用也相繼落地,包括創維、康佳、暴風等。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8瀏覽量
377078 -
智聯網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瀏覽量
39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宇樹科技在物聯網方面
物聯網就業有哪些高薪崗位?
芯科科技如何應對物聯網安全挑戰
物聯網技術的挑戰與機遇
物聯網邊緣計算的概念
物聯網精益轉型中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淺談物聯網的優缺點
什么是物聯網技術?
4G物聯網開關求助
物聯網是什么?物聯網的功能
梯云物聯:電梯物聯網行業的未來挑戰與企業壁壘
![梯云<b class='flag-5'>物</b>聯:電梯<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行業的未來<b class='flag-5'>挑戰</b>與企業壁壘](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FC/wKgaomX6SJyAONffAACMfWTc0pI023.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