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對于患有高血壓等疾病的人,始終了解其血壓肯定會有所幫助。而現在澳大利亞科學家已設計出一種非侵入性新可穿戴系統。目前,測量血壓的標準方法包括使用臂式血壓計等。盡管它非常準確,但由于患者需要執行其他日常任務,因此無法整天佩戴它。它也只提供單獨的讀數,而不是連續讀出。考慮到這些局限性,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學家基于此前的研究開發了實驗性的新無線設置。
全新裝置代替了袖帶,而是結合了一個固定在胸骨上的小型連續波雷達(CWR)傳感器和一個夾在左耳垂上的光電容積描記器(PPG)。PPG傳感器(通常采用脈搏血氧儀的形式)通過發出光來檢測血容量的變化,然后分析患者的生物組織吸收了多少光。
利用其兩個傳感器,新系統能夠測量射血前時間以及脈搏傳播時間。基于此信息,該系統能夠實時讀取患者的血壓,無論他們身在何處或在做什么。
在實驗室測試中,年齡在40至65歲之間的43位健康志愿者在坐著。躺著和騎著動感單車時都戴著實驗裝置和傳統的臂式血壓計。與臂式血壓計相比,新系統在參與者休息時測量的血壓的準確度為93%,而在鍛煉時測量血壓的準確度為83%。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些數字可能會有所提高。
首席科學家、副教授Mehmet Yuce表示:“臨床醫生仍然無法在睡眠期間或步行或跑步等活動期間連續測量血壓。這意味著血壓高,低或不規則的人無法獲得他們全天候所需的健康狀況的關鍵信息。可穿戴設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提供舒適性和便攜性,這將是澳大利亞和國際衛生部門的重大發展。”
有關該研究的論文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8瀏覽量
756659 -
血壓
+關注
關注
3文章
15瀏覽量
18046 -
可穿戴
+關注
關注
4文章
763瀏覽量
855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40/wKgZPGdcJnGAEyS-AAbnFamr7Lg584.jpg)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研究,創新科研新范式。這一點在西湖大學的科研項目中已得到體現。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院士領銜創辦的、聚焦前沿科學研究的研究型大學,該校鼓勵科學家們探索AI與各學科交叉融合,為科研創新提速。為此,西湖大學在浪潮信息等企業助力下打造
![西湖大學:<b class='flag-5'>科學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08/wKgZPGdal-GAJGtlAACRXobG1qA521.jpg)
蘋果正加快開發Apple Watch血壓監測功能
據報道,蘋果公司正在加快開發其Apple Watch系列中新的血壓監測功能,預計該功能將在下一年度正式發布。這一動態顯示了蘋果在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監控領域的又一次顯著進步,并且緊隨華為、小米等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了傳統學科界限,使得科學家們能夠從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奧秘。同時,AI技術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種全新的科學研究范式,即數據驅動的研究范式,這種范式強調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發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的效率,還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確度。例如,在生物學領域,AI能夠幫助科學家快速識別基因序列中的關鍵變異,加速新藥研發進程。
2. 跨學科融合的新范式
書中強調,人工智能的應用促進了多個
發表于 10-14 09:12
#參考設計#可穿戴心電圖設計方案
(BPM),越來越多地用于健身應用和醫療設備技術。隨著醫療遠程患者監護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可穿戴心電圖功能的集成變得至關重要。我們的互聯可穿戴心電圖演示板旨在促進復雜健身追蹤器的
![#參考設計#<b class='flag-5'>可穿戴</b>心電圖設計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5/27/wKgZomZ-jRaAf-54AADwgVoB4yA508.png)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
6月25日,新華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為標題,報道了由我國科學家研發的傳感器成果。 我國科學家研發高通道神經探針實現獼猴全腦尺度神經活動監測 神經探針是一種用來記錄神經活動的針狀電傳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b class='flag-5'>科學家</b>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3/B0/wKgZomZ9ONuAUhAVAAAZQU0iJ6k876.png)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辦新的AI公司
消息在業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蘇茨克維曾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及首席科學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會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有機半導體材料,并利用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這種探測器不僅“身段”更柔軟,可貼合需要掃描物體的形狀,從而提高患者篩查的準確性,降低腫瘤成像和放射性治療的
科學家開發電驅動有機半導體激光器
圣安德魯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經過長達數十年的努力,在緊湊型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激光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于通信、醫學、測量、制造和測量等領域。它們用于在互聯網上傳輸信息,用于醫療,甚至在
![<b class='flag-5'>科學家</b><b class='flag-5'>開發</b>電驅動有機半導體激光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B/70/wKgZomZeRBOAcQvKAACm7FbJ7zc745.jpg)
VTT致力于開發可穿戴傳感器
來源:半導體芯科技編譯 新的光學測量技術正在為健康和保健監測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如今,越來越多的可穿戴電子設備被用于監測健康和保健。由 VTT 負責協調的一個項目正在研究新的測量
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深度學習硬件趨勢
Bill Dally于2009年1月加入NVIDIA擔任首席科學家,此前在斯坦福大學任職12年,擔任計算機科學系主任。Dally及其斯坦福團隊開發了系統架構、網絡架構、信號傳輸、路由和同步技術
![NVIDIA首席<b class='flag-5'>科學家</b>Bill Dally:深度學習硬件趨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D9/wKgaomXa-UyAZL77AABVuKdmkjg47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