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部的最后一公里的寬帶接入解決方案之中,最好的還是有線的光纖接入。中國在大力推廣的"光進銅退"、"村村通工程"等使得中國的光纖覆蓋率在全球范圍內,都處于一種非常領先的局面,在這里,三大運營商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光纖覆蓋是非常昂貴的,在歐美,運營商都是私企,往往只在一些人口特別密集的區域去布設光纖,對于農村等偏遠地區就不愿意投入這么高的成本了。實際上,在中國,如果不是政府強力的督促三大運營商的話,三大運營商也不愿意去農村放光纜,這個成本太高了。
農村安裝一個寬帶,需要至少從縣城到農村放一條光纜,往往都需要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而且農村寬帶的安裝和維護成本也非常高。雖然現在有很多農村朋友還在抱怨著寬帶的價格貴,其實如果按照成本來說,農村寬帶的使用價格至少要是城市的幾倍還要高,在這里,三大運營商其實已經作得非常好了。
歐美的運營商還面臨一個窘境,那就是歐美很多的地方土地私有化,即使是他們原因投入資金去放光纜,土地的所有者也很多都不同意運營商走線或者是埋線,這也使得歐美的光纖入戶難度很大。和想象的不一樣的是,歐美很多別墅區也是沒有光纖入戶的。5G里邊有三大應用場景,其中歐美運營商目前主要的應用就是使用其中的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來完成無線家庭寬帶接入。
不過這部分應用,在中國的需求是非常小的,也只有一些由于特殊的原因(主要是物業阻撓)而無法光纖改造的小區才有這種無線家庭寬帶的需求。
4G的組網結構以BBU+RRU+天饋線為主,BBU需要上聯的光纖,而BBU和RRU之間也需要光纖連接。5G組網,有了新的網絡結構,將BBU拆分為了CU和DU兩部分,并且將RRU和天線集成為了AAU,這樣5G的數據回傳,就變成了前傳、中傳、回傳,增加部分光纖資源的需求。
不過,5G不同階段依然會有不同的CU和DU的多種部署,目前階段還主要是CU/DU合設的配置,暫時和4G差別不大。不過,由于5G支持更高的系統性能,所以對于傳輸資源的要求更高,傳統的4G基站的傳輸配置也只是1G/6G,而到了5G則增長為10G/25G/40G/100G,這就需要運營商對于整個光纖網絡進行改造,這里包括城域網的改造和骨干網絡的改造。
換句話說,5G時代不僅僅無法取代光纜通信,相反的5G對于光纜通信的需求更高,運營商還需要在這部分投資更大。5G里的傳輸承載,在一些由于地理條件而無法布設光纜的區域,會使用微波通信,極少數的站點還可能使用衛星通信回傳,不過這些站點也不過是少數的站點,絕大部分站點還是使用光纜回傳的。
總而言之,5G不會取代光纜通信,而且5G時代,對于光纜通信的需求是大大的增加的。
-
光纖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951瀏覽量
73615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0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