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科技連線中)
計算機控制器是計算機的神經中樞,指揮全機中各個部件自動協調工作。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計算機能夠自動按照程序設定的步驟進行一系列操作,以完成特定任務。計算機控制器內部的主要部件:①指令寄存器;②譯碼器;③時序節拍發生器;④操作控制部件;⑤指令計數器。
控制器就是一個系統中樞,控制計算機如何運行、運轉的基本單元。每一個運算器都需一個單獨的控制器來控制(包含了儲存、輸入、輸出),每一個這樣的基本單位,可以看成一臺基本的“計算機”,很繁瑣。再由這些“計算機”通過控制系統組合成一個中央處理器CPU吧。
當前計算機是由一個整體的控制集合來控制一個運算集合體、一個儲存集合體,外帶輸入輸出集合體(這些就像是一個城市,不能只是由各種建造組成,還應該有道路、紅路燈、規則,所謂的“法律法規”就是硬件供應商的規則。這些只是架構、運行效率的不同,原理是一樣的,都是經典計算機系統)。
只是因為架構不同,有了很多的控制指令集(向下兼容或許就是一個坑,一個繞不開,跳不開的無底洞坑,把整個市場綁定)。相對于以前,這些指令集算是一座大山。但是隨著手機等微電子設備時代的到來(系統、架構的不同)或許可以完全繞過這些煩人、復雜的基礎東西(只要使用人多,控制指令集就是無解的,技術只要領先一步,一步就是全部,除非新的更高效的,完全不同的架構出來)。
當前的AI系統,新的并行計算架構,或許我們可以看成類似于GPU(顯卡)的東西,超多的核心、超效率的并行計算能力、更新的數學架構。追求“量子計算機”,量子霸權就是因為量子的并行效率是幾何倍數提升。(1秒到10秒,與1萬秒到10萬秒,對于“量子計算機”來講,時間是一樣的,這就是并行效率)。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中樞,中樞的效率就是計算機的效率,在我們當前飛速發展的微電子芯片產業中,隨著計算機計算單元的增多,計算位數,架構的復雜度,控制器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
(責任編輯:fqj)
-
控制器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16448瀏覽量
179471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40瀏覽量
886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