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紫光展銳,通信業界往往會想到其在手機芯片領域的獨特地位,作為全球TOP3獨立手機芯片設計公司,紫光展銳已經推出了5G基帶芯片春藤510,位居5G第一梯隊。事實上,紫光展銳擁有廣泛的芯片產品,不僅用于智能手機,還用于各種類型的消費和工業級終端。經過組織架構調整后,分為消費電子、工業電子、泛連接三大產品線。
近日,紫光展銳在京舉辦了一場工業電子專場媒體說明會。紫光展銳執行副總裁汪波在會上表示,隨著5G時代的來臨,萬物互聯將會加速,帶來了工業電子的春天。而紫光展銳擁有核心技術和三大業務支柱,欲借5G東風,打造“新工業電子”,在工業電子領域一展身手。
5G→萬物互聯→工業電子
業界說法,5G驅動了萬物互聯時代來臨,5G超過80%的用途,是工業互聯網。從工業電子角度看,與5G幾乎同步興起了新的概念“工業4.0”,也就是從機械化到電氣化、自動化,走入智能化。而智能化,離不開網絡連接,與5G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融合。“5G驅動萬物互聯,將在工業領域爆發出新的火花。”汪波說。
汪波指出,工業4.0有三大要點。其一是信息物理系統,未來可以通過一套深度融合計算、通信、和控制于一體的智能化系統,將周圍所有物體虛擬化和數字化,形成一個與物理世界相對應的數字世界,也就是CPS(cyber physical system),類似電影《頭號玩家》所反映的世界。
其二是支撐CPS的底層:物聯網。實現信息物理系統的首要條件是連接,將物理世界中的物品信息連接起來,將萬物串聯起來。
其三是人工智能(AI),運轉信息物理系統的所有決策不能只依靠人的判斷,否則無法實現真正的智能化。
“在這個過程中,紫光展銳能夠做什么?我們在無線通信和消費電子領域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儲備了豐富和全面的技術能力,并擁有一支規模超過4000人的工程師團隊。同時,我們擁有一整套能將高精尖的硬件技術和千萬行代碼級的大型軟件系統完美融合,并實現落地的軟硬件開發能力和系統整合能力,這些特質構成了紫光展銳內在的優勢基因。我們要將這些基礎優勢和能力,帶入到工業電子領域。”汪波表示。
新工業電子的核心技術
紫光展銳拓展工業電子產業的主要動作,是發展新工業電子。汪波指出,傳統的工業電子是指以模擬器件為代表的電子器件,好用、應用范圍廣,但都屬于被動器件,能夠解決電氣化和自動化的問題,但難以解決智能化的問題。
智能化需要更大、更強、更快的CPU、GPU、NPU、DSP等,支撐未來的新工業場景。這就是紫光展銳新工業電子的內涵。隨著5G大規模應用于工業領域,會創造出很多新的工業場景,例如遠程制造、遠程培訓、遠程手術、無人駕駛、智能安防等,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產業升級機會。
汪波說,從市場層面看,紫光展銳切入工業電子領域也有獨特優勢:扎根在中國,就近服務,快速響應。另外,紫光展銳沒有歷史包袱,不需要考慮和糾結新舊產品間的平衡,完全可以能根據市場需求,快速為客戶提供高質量、可信任、安全可靠的產品。
從技術層面看,無論在消費電子領域還是工業電子領域,最核心的技術往往也是最通用的技術。汪波表示,紫光展銳是全球極少數幾家具備全場景通信技術的芯片公司,而通信技術是萬物互聯世界的基礎,也是工業電子產業最底層、最核心的能力之一。“紫光展銳不僅提供基帶技術能力,還具備完整的周邊套片技術,比如主控AP、射頻RF、射頻前端RFFE、電源管理PMIC、短距連接connectivity、充電charger、音頻處理Audio等。”
已有三大業務支柱
未來的工業電子可看成一座殿堂,物聯網是殿堂的地基和鋼筋骨架,而眾多工業應用場景構成了這座殿堂中的立柱和屋頂。汪波表示,紫光展銳工業電子產品線的目標是打造殿堂的地基,承載中國工業電子生態的責任和使命。
王波介紹,紫光展銳在工業電子領域已有三大支柱業務。其一是工業互聯網,紫光展銳具備適用全場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面向高速率市場的5G、CAT7/CAT4,中速率市場的LTE CatM、Cat.1,以及低速率市場的廣域低功耗NB-IoT、GSM等,其中GSM市場占有率超過50%。“明年下半年,我們將推出更適用于工業應用的產品解決方案。”
其二是通信終端,主要包括金融POS、網絡覆蓋優化和集群通信三大塊。在金融POS領域,紫光展銳已有百萬級的出貨。
其三是汽車電子,從趨勢看,汽車電子未來在整車中的價值占比越來越高,而車載芯片則是皇冠上的明珠。車載芯片包括后裝、準前裝和前裝,紫光展銳在后裝市場具備成熟的解決方案,春藤8541等系列已實現大規模出貨,市場占有率超過40%。紫光展銳將進一步往準前裝和前裝市場發力,取得更大的突破。
責任編輯:gt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44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27 -
紫光展銳
+關注
關注
15文章
865瀏覽量
407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