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artner的最新預測,到2020年,全球終端用戶在穿戴式設備上的支出將達到515.45億美元,比起2019年的405.81億美元成長幅度達27%。其中,消費者將在智能手表和智能服裝上花費最多,分別成長34%和52%。
目前趨勢已經顯示出,愈來愈多用戶進入智能手表領域,且以購買智能手表來取代健身手環或腕帶。主要原因在于智能手表的平均零售價格逐步下滑中。雖然品牌領導商蘋果和三星的智能手表以高價來區隔市場定位,但是小米和華為等則以低成本智能手表進入該市場。Gartner預估,智能手表的平均零售價格將在2020年至2021年之間下降4.5%。
Gartner預計2020年智能手表和耳戴式設備的出貨量將處于領先地位,分別達到8600萬臺與7000萬臺的水平。也因為智能手表未來值得投入,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于2019年11月初決定以大約21億美元的價值收購Fitbit,強化其在穿戴式設備領域的競爭力。這一項并購預期將為美國智能手表市場帶來足以與蘋果手表相抗衡的爭競對手。
至于,在爭競激烈的耳戴式設備市場中,除了蘋果的AirPods之外,三星的Galaxy Buds、小米的AirDots和Bose的SoundSport以及新進入的亞馬遜都將在這一市場中找到合適的市場空間與規模。其他競爭對手,例如Nuheara、微軟和Starkey也正提供有吸引力的特殊產品,期望能夠刺激需求,例如:增強聽力和非處方簽的聽力增強設備。
這幾年以來,無論是傳感器精度的提高,微型化的發展以及更良好的用戶數據保護都讓愈來愈多的消費者愿意購買穿戴式設備。至于硬件廠商則是專注于體積更小,更智能化的傳感器,進而讓穿戴式設備內建的傳感器能夠獲得更準確的讀數,讓更多使用范例不斷出現。
微型化也將大大有利于智能服裝的發展。隨著微型化技術不斷進步,廠商可將追蹤睡眠或醫療傳感器整合到使用者幾乎看不見的穿戴式設備之中。因此,Gartner預測,到2023年,隨著微型化技術更加進步,會有將近十分之一的穿戴式設備能整合進相關產品之中而不為用戶察覺。
隨著穿戴式設備公司和生態系統提供商不斷投資保護用戶數據的功能,最終數據安全性和隱私性是穿戴式設備用戶數量不斷成長的另一個影響因素。尤其是醫療保健領域,對于用戶隱私的關切度就比較高。
責任編輯;zl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75瀏覽量
181333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5瀏覽量
199996 -
智能手表
+關注
關注
36文章
3300瀏覽量
114816 -
穿戴式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55瀏覽量
2455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