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化正在進入“萬物互聯”的新時代,電子信息產業是本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搶占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電子信息產業代表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已經成為引領創新和驅動轉型的先導力量,是當前我國倡導的“互聯網+”及“制造強國戰略”的核心支撐,具有創新活躍、滲透性強、帶動力大等特點,對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與新業態,拉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是國家安全戰略的需要,是新常態下經濟社會更高效、更智能、更有序發展的必然舉措,是強化競爭優勢、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
一、發展成就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全行業70年的不懈努力,四川電子信息產業由小變大,由弱漸強,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特別是進入新世紀,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形成了堅實的網絡基礎、應用基礎和用戶基礎,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構建和掌控能力顯著提高,正日益成為我省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驅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引領產業轉型和融合創新的新平臺、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能力的新手段。
(一)產業規模中西部第一,是全省第一支柱產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無論是發展七大支柱產業、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以及“5+1”現代產業體系,電子信息產業始終都被視為必不可少的內容,始終被置于重要的地位。作為五大萬億產業之首,數字經濟的核心支撐的電子信息產業,2018年,我省建立了省領導聯系指導電子信息產業的工作機制,由省領導分別牽頭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新一代網絡技術、軟件與信息服務、大數據四個細分方向,研究部署了下一階段重點工作。根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局數據,四川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全國居中西部第1,全國第7位,2018年,我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258億元(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4955.5億元,軟件服務業營業收入4302.5億元),同比增長14.1%。預計2019年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我省第一個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破萬億的產業。
(二)重點領域水平提升,行業競爭力居國內前列。四川電子信息產業體系較為完備,目前已形成涵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與數字視聽、終端制造環節、軟件研發、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完整電子信息產業體系,其中軍事電子裝備整體實力居全國第1位,網絡信息安全產業規模居全國第2位,大數據應用指數居全國第4位,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居全國第5位,大數據發展綜合排名全國第6位,全球第二條、國內第一條AMOLED生產線的成都京東方在四川量產,世界一半的筆記本電腦芯片在四川封裝測試,全球50%的蘋果平板電腦在四川生產,微型計算機年產量超過全國的五分之一。四川是五大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之一,已成為中國第三大游戲產品研發和運營中心、成都市獲“中國軟件名城”稱號,正在創建“世界軟件名城”,綿陽市正在創建“中國新興軟件名城”。
(三)產業布局得到根本調整,集聚效應明顯增強。我省堅持以“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強配套”的發展思路,以電子信息重大項目為突破,支持依托國家級“芯火”雙創基地,中移(成都)產業研究院,超高清視頻(四川)制作技術協同中心打造一系列產業生態圈,實現產業的鏈式聚集和聯動發展,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集聚區,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以國家級產業園區為骨干、省級、市級工業園區為補充的產業布局體系,構建了“大”字型的“一核一帶兩走廊”電子信息產業空間發展格局,即“一核”:成都市;“一帶”:成綿樂高鐵發展帶(廣元-綿陽-德陽-成都-眉山-樂山);“兩走廊”:川南發展走廊(成都-資陽-內江-自貢-宜賓-瀘州)、川東北發展走廊(成都-遂寧-南充-廣安-達州)。
(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層次大幅提升。改革開放以前,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基本上全是軍品或主要為軍品配套。在實施“軍轉民”后一段時期,以彩電為代表的消費類電子產品曾占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的80%,形成一枝獨秀的局面。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由以生產制造為主向生產制造與研發應用服務相結合轉變,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升級日益呈現出高端化、品牌化、融合化、平臺化、綠色化的特點。傳統電子信息產業不斷優化升級,與時俱進。新產業、新模式也在不斷壯大,成為發展新動能,產業整體轉向高附加值的產業領域或產業鏈環節。目前已形成信息安全、智能終端、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北斗導航、智慧家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數字娛樂等新增長點。
(五)科教實力雄厚,持續提供強力支撐。四川擁有以電子科大、四川大學、西南交大為代表的高等院校119所,每年畢業大學生約30萬人,其中電子科技大學電子類專業綜合排名全國第一。四川擁有兩院院士58名,在電子信息行業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專家81名,國家“***”專家227名,居西部第一、全國第七。成都作為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的通信樞紐,是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的第四大通信技術及設備研發中心。四川擁有中國電科9所、10所、29所、30所,中科院成都光電所、成都計算機應用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計算機研究所,總參57所、中航611所,兵裝58所,兵器209所、航天七院等以電子信息領域為主要研發方向的院所。全省擁有與云計算、大數據產業上中下產業鏈相關的120余個研究所、企業技術中心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二、經驗啟示
(一)保持戰略定力,樹立產業發展新理念。四川始終以“制造強國戰略”、“互聯網+”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作為引領,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核心,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目標,按照“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發展理念,充分挖掘我省電子信息產業優勢,著力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和制度安排,著力增強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取得實效。
(二)聚焦特色領域,打造產業競爭新優勢。四川省以強基礎(軟件、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突破發展),促新興(5G、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大數據、物聯網、VR/AR等融合發展),保安全(北斗、網絡安全等領先發展)為重點,實施聚集創新資源、推進示范應用、引進并加快重大項目和園區建設、打造產業集群等措施,聚焦特色、厚植優勢,打造“旗艦”型優勢產業,著力打造幾個在全國甚至全球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優勢行業。
(三)依靠創新驅動,塑造產業發展新引擎。圍繞增強供給能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鼓勵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通過建設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搭建集人才培養、技術授權合作等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或孵化器。
(四)實施寬帶戰略,構筑產業發展新基礎。積極實施 “寬帶中國”戰略,2014年建成了成都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 2015年率先建成“全光網省”,提升了網絡綜合承載能力。開展了鄉鎮通光纖、行政村通寬帶、自然村通電話、農村中小學和特殊學校免費通寬帶等惠民工程。推進信息技術應用促經濟惠民生,加強全省重點領域各類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廣交通旅游、醫療、教育、食品溯源、安全生產等領域的深度廣泛應用,帶動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變革,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新形態。
-
電子信息
+關注
關注
4文章
361瀏覽量
264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賽目科技榮譽入選2024電子信息行業質量提升典型案例
![賽目科技榮譽入選2024<b class='flag-5'>電子信息</b>行業質量提升典型案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C7/wKgZPGdYIw6AIU-8AAAYjPWBEZE566.jpg)
華工科技光電子信息產業研創園封頂
鯤云科技入選2024年廣東省電子信息制造業高成長創新企業
宇陽科技榮獲“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標桿企業”稱號
ADAYO華陽再獲廣東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獎項
燧原科技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合眾思壯榮登“2024地理信息產業百強企業” 榜單
軒轅智駕出展2024中國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大會
展區升級!第十二屆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震撼來襲!
![展區升級!第十二屆中國(西部)<b class='flag-5'>電子信息</b>博覽會震撼來襲!](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2/1F/wKgZomY7EZiAGM2eAAO3JspqT8c623.png)
產業鏈 向西看 第十二屆中國(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
![<b class='flag-5'>產業</b>鏈 向西看 第十二屆中國(西部)<b class='flag-5'>電子信息</b>博覽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7/A5/wKgZomYooBeAIknYAAAZaXsZHkA740.jpg)
甘肅展團亮相第十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24)
![甘肅展團亮相第十二屆中國<b class='flag-5'>電子信息</b>博覽會(CITE2024)](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CF/wKgaomYXWHaAem2eAAXqIs6UMnY173.jpg)
創意電子精彩亮相第十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
第十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深圳開幕 專精特新引領新浪潮
![第十二屆中國<b class='flag-5'>電子信息</b>博覽會深圳開幕 專精特新引領新浪潮](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A4/wKgZomYVO_OAcCN7ABNRGOKIZRE10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