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正處于職場,但是做的并不開心,總覺得所有人都在跟你作對;
也許你對待工作很認真,每天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但boss還是指責你工作不負責;
你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努力別人看不到。抱怨同事排擠,抱怨領導SB,抱怨公司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甚至抱怨這個糟糕的社會……上次說了如何有準備的跳槽,以及一些跳槽禁忌。今天就接著談談關于跳槽后,在職場容易產生的幾點誤區,也許能給你答案。而且越早知道,越能盡快幫你擺脫職場困境。
誤區一:遇到和自己無關的問題,直接推給別人
問題是熟悉業務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和需求一樣,都會逼你熟悉相關的業務。
你接手一個新的業務,問題會讓你更快更全面的了解系統,所以自己不了解的問題,更應該主動去解決(背鍋除外,,這種該懟就得懟)。那你問如果是緊急的問題怎么辦,這時你可以拉上熟悉的人一起解決或者交給他們然后跟隨進度。
以我的工作為例,需求和問題都是讓我去熟悉工程邏輯的原動力。如果說你手上沒有需求沒有問題,就想直接看邏輯,那我佩服你是個勇士。所以只要手頭工作不忙,我都會主動去找問題解決。
前兩天測試妹子找到我旁邊的同事詢問一個問題,同事說他不熟悉這里,隨后推給我,并說我前一陣做了這塊相關的功能。
妹子直奔我過來,說了問題和想要了解的地方。只是我才做了一版業務,也不了解,但我還是告訴測試妹子一會給她結果。然后著手排查問題,也不難,一會就找到了答案,還了解了之前沒接觸過的業務邏輯,一舉兩得。
從內看,你解決了這個問題,熟悉了相關業務,提升了工作能力。問題解決的越多,你就擅長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正向的反饋。一個新問題拋過來,你看待問題的廣度深度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從外看,打工本來就是去給老板解決問題的,更主動的解決問題,對你自身責任意識也會有一定的提升。老板有重要任務的時候,自然會交給責任感強的,能擔起事情的員工。
如果每天就只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那么想成長是困難的,漲工資可能就更困難了。
誤區二: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不擅長的碰都不碰
如果想持續發展不被淘汰,那么決不能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
每天做那點自己熟悉的事情,得到的只是更加熟練。如果你是有十年經驗的程序員,不過這十年都在重復第一年做的事,那么你和一年經驗的程序員沒多大區別,并且在體力和薪資要求上都處于很大的劣勢。
也許你會問,如果在公司就是一顆螺絲釘,老板總是交給你同樣的事呢?這種情況就要看自己的主動性和平時的準備了,機會總會到來的,就看你到時候能不能把握住了(ps:如果是純機械重復勞動就當我沒說)。
那平時要怎么準備?
我認為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就像我工作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專業技能不夠強,那我就買課,工作之余跟著課程系統的學習。順帶提一下,想快速學習就買大平臺付費課程,省時又有保障,不要想總是白嫖,大多數免費的都是最貴的。
在平時工作的時候也可以多了解一下其他崗位的工作,例如我們和產品開需求評審會的時候,我偶爾也會詢問產品的想法思路,邏輯的來源,是從數據出發還是從用戶反饋出發,考慮點都有哪些,預計達到的效果是什么樣的巴拉巴拉。和運營同學打交道的時候也可以了解了解某塊業務的數據變化,思考變化的原因。甚至還問過商業化部門的同學一些業務盈利模式,變現率什么的。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用來形容這個現在這個變化極快的互聯網時代再合適不過了。我是搞 IT 的,從上學那會的應用技術到現在工作用的技術,中間更新換代了不知道多少次,做前端的小伙伴對此應該感觸更深。
不光是做技術的,產品也是如此。
現在企業都講敏捷開發,快速迭代,不斷根據用戶行為,市場反饋,競品競爭中改進自己的產品,這樣還不保證能產品可以正常存活下去。如果連更新迭代都沒有,那么基本和放棄這個產品沒區別了。
萬事開頭難,尤其是反人類的事,做起來更難,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咬咬牙堅持下,過了這個階段就會適應改變。
誤區三:接到任務只顧悶頭做,沒人知道你在干嘛
對老板交代的工作一定要有反饋,老板雖然很忙,但是還是需要掌握分發出去任務的進度,所以你要找準時機,主動反饋任務的進度。
主動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你就像一個湖,老板朝你扔個石頭,要有回響。不能說交代給你一點事,然后就沒然后了。最后還要等著老板主動來找你問進度,那么你認為以后有事情還會交給你嗎?升職加薪名單上恐怕永遠都不會有你。
你問我什么時候主動反饋合適,這要看老板提過來的是問題還是任務。如果是任務,那么一般會有固定時間,例如每周一或每周五匯報這種。如果是問題,那么一般出來方案去反饋一次,問題解決了再去反饋一次這種。
主動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不管在什么公司,積極一點總不會錯。
我上家公司的兩個同事就形成了鮮明對比,積極的同事稱作 A,不怎么積極的同事稱作 B。
A 同事每天來固定先去問題反饋平臺查看前一天的反饋數據,然后記錄,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做方案,反饋給老板。B 同事每天就是有工作就做,做完也不說,每次都是產品問進度才說早就做完了。到了年底,公司取消了普調,只對個別員工調了薪資。我私下里得知了 A 同事不但加了薪,還成為了一個新項目組的組長,而 B 同事則還是老樣子,并且不久后去了另一家公司。
拋開業務能力不說,加入A和B其他方面都相同,但是老板為什么“重用”A而不是B?就是因為反饋。及時反饋的員工,老板知道你每天在干嘛,知道你為項目,為公司做了多少奉獻。而只顧悶頭做事的員工,即使也很認真努力,上司看不到,在公司需要用人的時候就很吃虧,受不到重用。
當然,這里說的“反饋”≠“邀功”,我是很看不起有點事兒就跟老板顯擺的人的,拿別人的成果攬在自己身上的更看不起。
但是雖說咱不諂媚老板,也得讓他知道知道,咱每天在公司也是很辛苦的。不是說積極主動就一定會升職加薪,但是如果有升職加薪的機會,老板還是會優先考慮 A 這樣的人。
誤區四五六七八:****死命加班,跪舔成風,不守時,,,這些先擱置,想寫的時候再繼續。總結一下上面三個誤區,就是要有責任意識,積極主動,擁抱變化。祝小伙伴們早日拿到自己想要的薪水。
-
程序員
+關注
關注
4文章
953瀏覽量
298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