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預計,用于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服務器是全球及中國服務器市場中迅速增長的一部分,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市場規模2018年達到67億美元,同比增長46%,而在2023年將達到229億美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為27.9%;中國人工智能基礎架構市場在2018年約為19億美元,2023年將達到83億美元,未來五年符合增長率33.8%。
互聯網下半場,AI時代腳步漸近。過去一周,“雙馬對話”(馬云和馬斯克)拉開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討論熱潮,同一時間,位于數百公里外的北京,百度舉辦“百度云智峰會”喊出“AI工業化”的口號,此外京東云也發布智能城市戰略,僅在周末,由陌陌推出的AI換臉APP,一夜“ZAO”熱。
十年之前,人工智能被預見為人類世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至今日,這種模擬人的視覺、聲音以及相應的技能技術從科幻電影走入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開始切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賦能傳統產業。
目前,盡管巨頭們爭奪激烈,但人工智能仍然處于投入期。8月30日,京東方面則回應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在人工智能上主要還是處于投入階段。
放眼國內,AI技術正展現大變革潛力,AI賽道也日益擁擠,不管是最早押注AI的百度,還是騰訊、阿里、美團、滴滴,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抑或是近年來在前沿科技領域涌現出的曠視科技、商湯等AI創業公司,顯然都不愿錯過這場決勝未來的戰局。
那么,這場各大互聯網巨頭或親自或間接入場的戰局,如今戰況如何呢?或許可以從近期各家披露的半年報中一窺究竟。
財報中的AI
錯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百度,是國內AI最早的搖旗吶喊者,也是這次在財報中提及AI最多的巨頭企業。事實上,百度在過去數年AII in AI的戰略中,在AI領域已經形成以百度大腦為核心,DuerOS、Apollo、智能云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的局面。
時代周報記者查閱百度二季度財報獲悉,百度依靠DuerOS推出小度音箱等多種智能硬件進行IoT布局,在二季度繼續保持強勁勢頭,累計激活設備數超過4億臺,同比增長4.5倍;每月語音查詢超過36億次,同比增長7.5倍,其中小度智能音箱連續兩個季度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名,并與亞馬遜、谷歌一起位列全球市場前三名。
對于Apollo系統下的無人駕駛領域,掌門人李彥宏在財報后的內部信中提及,“作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Apollo繼續鞏固和強化行業領導地位。8月初,百度與一汽紅旗聯合打造的國內首批量產L4級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已經在長沙展開規模化測試”。
相比之下,阿里、京東、騰訊、美團均未在財報中提及IOT和無人駕駛的布局情況,不過與百度一樣的是,國內互聯網公司目前在這兩個領域依然處于研發投入的情況。例如,阿里及京東在人工智能的研發主要集中在物流領域,阿里的菜鳥網絡及京東物流相繼推出了分揀機器人、無人機配送等 ,而美團在最近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也展示了其在餐飲配送上自研無人配送機器人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架構人工智能的云計算基礎是目前各大互聯網財報中比拼的重點。
百度財報顯示,智能云是百度新業務中,無疑可以帶來規模化收入的部分。李彥宏在財報中介紹,百度智能云憑借著“云+AI”戰略發展迅猛,在Canalys和Synergy Research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的中國公有云報告中,百度智能云躋身中國PAAS(平臺即服務)和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公有云服務供應商前四。
不過,相比阿里云和騰訊云,百度智能云入場較晚,晚于阿里云7年、騰訊云3年。
在二季度的財報中,阿里云同比增長66%,達到77.87億元。同期財報,騰訊涵括云計算的金融科技幾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6%,達到228.88億元,成為僅次于游戲主業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AI的未來
可見,IOT、無人駕駛和云計算是國內互聯網巨頭在AI戰略上布局的重點。然而,正如阿里云財報中顯示的,即便在最成熟的云計算板塊,二季度,阿里云調整后EBITA為-3.58億元,調整后EBITA虧損率為5%,仍未實現盈利。
二季度,京東用于技術研發的投入達到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今年上半年,京東集團面向清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香港大學、康奈爾大學等25所全球知名院校,為IoT事業部、京東AI、京東云、硅谷研發中心等高技術型部門引入了大量關鍵人才”。
對于百度而言,同樣地,這家在AI上投入眾多的公司,暫時還無法為百度帶來相應的回報。然而,務實AI主航道,百度決心堅定。
9月2日,李彥宏再次發出全員信宣布,進一步升級“云+AI”戰略,提高百度智能云的戰略地位,即日起,百度智能云與CTO體系高效融合,公司副總裁、百度智能云總經理尹世明攜團隊向集團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匯報。
這是繼去年底,百度智能云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云事業群組(ACG)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調整。
“百度需要更快建成以人工智能為中樞、以大數據為依托、以云計算為基礎的ABC三位一體深度結合的智能云,聯合廣大的產業開發者,共同促進中國各行各業的產業智能化升級,幫助更多企業提升運營效率、提高競爭力,”李彥宏在內部信中強調。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9月1日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眼下人工智能和隨之而來的5G商用是互聯網巨頭布局的下一個戰略要塞,雖然還遠遠未達到盈利,但是近年來深度學習等技術的進步,目前在眾多方面已經有了可運用于醫療、教育、工業等產業方面的產品。
事實上,業內普遍的觀點認為,人工智能帶來大變革時代并不遙遠,未來20年內,無人駕駛將顛覆傳統的汽車產業,而IOT下,人工智能的家庭設備互聯也并不那么神奇。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7瀏覽量
10386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1瀏覽量
240298 -
百度云
+關注
關注
0文章
53瀏覽量
78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數據在具身人工智能中的價值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 解鎖新型工業化
risc-v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應用前景分析
獨家!29家線束線纜企業半年報解讀
![獨家!29家線束線纜企業<b class='flag-5'>半年報</b>解讀](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61/wKgZombw06mAfGCOAAFZpqPwPPg755.jpg)
FPGA在人工智能中的應用有哪些?
Python中的人工智能框架與實例
通用人工智能為互聯網行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esp8266已連接到Wifi但無法連接到互聯網,為什么?
工業互聯網如何從混沌到創新?卡奧斯給出了智能交互引擎的答案
![工業<b class='flag-5'>互聯網</b>如何從混沌到創新?卡奧斯給出了<b class='flag-5'>智能</b>交互引擎的答案](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3/7B/pYYBAGJ-B6aAHuNPAAAf8J1Ebk4778.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