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到底有什么樣的魔力?能夠吸引被美國奉為制造業頂級能力的汽車企業特斯拉、福特、通用進駐?美國制造到底出現了什么樣的魔咒,使得美國再工業化10年來,始終毫無起色,工業增加值不斷下降,代表美國制造能力的美國幾大汽車巨頭頻繁出走?
制造業的發展,顯然并不是一兩項能力決定的,它是一個國家整個制造業能力的綜合體現。作為世界頂級制造業的強國,如果美國真正像傳說當中的那么強大,蘋果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制造回歸美國,或許早就不是步履維艱。如果中國制造業真如外人描述的那樣不堪,或許蘋果、特斯拉也不會將其制造中心選擇在中國。
中國制造業與美國制造業發展環境的差異比較
如果僅僅從蘋果、特斯拉等美國高科技企業的制造中心放在中國的事實作為依據,就說中國發展制造業的能力強于美國,或許有些片面。因此,我們需要從理論層面闡釋中國制造的綜合能力強于美國的原因之所在。
1.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環境。
任何產業任何公司的制造業布局,都離不開以市場為中心。雖然經濟格局全球化,已經使得品牌廠商與市場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不斷接近,但是如果把工廠建設在消費者的家門口,顯然更有利于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
以特斯拉為例,中國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場,2018年度中國地區的收入為17.57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中國繼續成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汽車銷售在華累計總金額達14.69億美元,同比增長41.8%。目前來看,對于電動汽車的政策導向、消費導向,中國超過其他國家。因此,中國電動汽車的市場潛力甚至要遠遠超過美國市場。特斯拉以獨資企業的身份在中國建設工廠,將享受與國內同類型企業一樣的公平待遇,將享受一切中國電動汽車企業能夠享受到的政策待遇。與此同時,特斯拉在中國生產將不受到關稅的限制,汽車銷售價格將有大幅度的下降。
正因中國擁有14億消費人口的巨大市場,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不在中國建廠在哪里建廠?美國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消費人口優勢。
2.在中國建設工廠的成本優勢明顯
我們知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土地相當于免費用地。當然,它承諾向中國有關部門繳納人民幣22.3億元(合3.24億美元)的稅款,以獲得目前正在建設的上海工廠的土地使用權。特斯拉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稱,已經與上海市政府達成了初步為期50年的運營租賃安排,獲得土地使用權,目前特斯拉正在這塊土地上建設Gigafactory。這份文件稱:“根據協議條款,我們必須在未來5年內投資人民幣140.8億元,并從2023年年底開始每年上繳人民幣22.3億元的稅款。”
當然,土地成本通過納稅承諾來換取,相當于免費,另外,特斯拉在中國建設工廠的零部件配套成本將極大降低,人工成本、工程技術成本、物流運輸成本、售后服務成本等也要比美國低很多。總體計算下來,中國工廠將使得特斯整車生產成本有比較大幅度的降低。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具體數據,品牌100分預計,中國制造特斯拉,生產制造成本至少要比美國制造低20-30%。
3.人員招聘、產業鏈供給及銷售服務優勢
中國在生產制造領域里擁有非常強大的人才優勢,無論是成熟的汽車制造人才,還是應屆畢業大學人才,中國都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人才供給最豐富的國家,尤其是在制造領域,我們的專業制造工程師人才供給完全不是問題。同等能力人才中美兩國對比,中國人才具有成本低、年輕化、能力強、易管理、工作效率高等優勢。
在汽車制造業產業鏈供給上,無論是傳統汽車制造還是電動汽車制造,中國都擁有世界上最完整質量優勢最明顯的產業鏈供給,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產業鏈供給效率高、速度快、質量優、成本低,這在美國完全是天方夜譚。
另外,在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過程中,中國擁有完整的汽車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體系,對于意在深耕中國市場的特斯拉來說,這將極大降低其相關的成本費用。
4.中國在法律法規上給予企業足夠的寬容度
區別于美國事無巨細的法律法規體系,中國制造的法律法規環境相對比較寬松和寬容,這對于不斷追求科技研發和產品創新的公司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正面意義。把制造中心放在中國,這會給特斯拉以更大的科技創新自由度,并能夠迅速利用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寬容度,實現創新產品迅速與市場對接。
富士康美國建廠面臨的困難,在中國都不存在
與特斯拉中國上海建設超級工廠的進程相比,富士康在美國建廠卻面臨著重重困難。
8月7日,特斯拉通過官方微博宣布,“Tesla上海超級工廠建設順利,其動工至今僅7個月,并預計在2019年年底正式投產”。馬斯克表示,特斯拉計劃在今年夏天完成上海工廠初步建設,年底開始Model 3的生產,并在明年實現大規模生產,兩到三年后,年產能將達到50萬輛(周產9600輛)。
這就是中國速度,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具備如此基礎設施建設速度的能力。
與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相比,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設一座100億美元的工廠計劃至今仍然麻煩不斷。據傳威斯康星提供30億美元的補貼,富士康則會在當地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座10.5代液晶工廠,創造1.3萬個就業。然而,由于10.5代工廠所需玻璃不能長途運輸,就需要供應商在此建設玻璃工廠,但顯然這是一個問題,供應商只要有條件地在此建設工廠。與此同時,由于工廠可能改為6.0代工廠,并且全部實施機器人智能化生產,這樣解決1.3萬人的就業就化為泡影。據傳,原因是由于當地招聘工廠工人不但工資太高,而且由于年齡都屬于中老年人,工作效率和管理都是問題。
據消息,富士康宣稱,該公司位于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新工廠將在2020年底完工,并開始生產液晶顯示屏(LCD)。
結束語
如果把吸引制造業入駐形容成尋找真愛一樣,盡管美國就像一個開豪車、住別墅出手大方的大款,可能通過一系列的稅收優惠和補貼使得制造業企業一時心動,但心動不等于行動,最終行動起來,各方面不給力,企業又不能總是靠補貼過日子。
美國看到中國制造發展得風起云涌,就想學習中國模式吸引制造業回歸和入駐。不過,中國有句俗語“沒有金剛鉆,就別攬那瓶器活兒”,成為世界制造業的中心,真心不是哪一個國家都成的。
-
中國制造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65瀏覽量
26646 -
工業化
+關注
關注
0文章
99瀏覽量
11709
原文標題:曾經擁有120萬員工的富士康現縮減至66.7萬人
文章出處:【微信號:pcbems,微信公眾號:PCB商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