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據備份和恢復系統只是通過管理軟件將文件或數據庫定時拷貝到磁帶,將磁帶離線存儲到安全之處,并在數據丟失時完成數據恢復的簡單過程。任何一款簡單的數據備份和恢復產品都能達到上述要求。但是隨著數據快速增長及數據使用方式的改變,傳統數據備份恢復解決方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幾年前,一些企業開始使用基于專有設備的備份一體機解決方案,以滿足開箱即用和簡化管理需求。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業務部署帶來的數據爆炸性增長,使得IT部門運維管理倍感壓力。由于備份一體機設備容量和可擴展性受到限制,IT部門不得不部署和管理多個備份孤島,同時發現自己被固定供應商鎖定,只能從同一家供應商處花費昂貴費用購買和擴容設備,以及每年支付昂貴的維保和服務費用。即便如此,仍不能滿足海量數據保護和快速訪問數據的業務彈性需求。
企業面臨的問題不僅包括數據量激增以及需要管理來自不同文件、應用、數據庫、管理程序和多云環境的各種數據,同時還要滿足安全、合規和數據災備及快速使用需求。這意味著企業必須花大力氣保護和管理其位于云中和本地的所有數據。
軟件定義改變現狀
IT部門需要處理更新、更大的數據集,但無論是簡單的拷貝到磁帶系統,還是傳統的磁盤解決方案,都無法滿足其數據保護需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企業開始尋找成本更低、同時兼具可擴展性以及分析和文檔共享功能的替代方案,例如對象存儲或云存儲。但是能夠兼容上述新存儲方案的現有IT系統并不多。雖然存儲網關填補了這一空白,但其增加了整體擁有成本和系統復雜性。
在重新設計數據保護方法時,必須將IT敏捷性列為優先考慮事項。軟件定義的方法不僅可以使用多品牌的商用硬件,同時還可以根據需求提供動態存儲擴展,避免被固定供應商鎖定。這種方法不僅降低成本,同時還大大提高了數據遷移的方便程度,特別是當數據從本地到云中互相遷移、以及在不同云中遷移的情況下。充分利用 Commvault領先的數據管理七巧板系列解決方案,2018年 Commvault 和阿里云攜手將七大混合云數據管理應用場景先行落地,支持客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基礎架構和應用轉移到云上,同時確保其安全性。
數據洞察驅動業務發展
軟件定義方法的最大好處在于可以獲得經過全面索引和分析的數據洞察,從而解決業務問題。比如,改進客戶體驗和降低法律合規風險。軟件定義的方法可以發現非結構數據內的敏感數據或個人數據,從而整理收集相關內容供調查使用。這些都是數據增值的重要領域。根據Ponemon研究所統計,未遵守法律法規產生的平均成本為1,482萬美元。Forrester分析機構認為80%的公司未能遵守歐盟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而數據洞察恰恰能夠幫助解決這兩個問題。
如今,企業的數據狀況已發生了變化,不再在存儲系統里等著過期,而是驅動企業數字業務發展的重要動態資源。很明顯,傳統做法已經不再適合保護和管理企業的重要業務資產—— 數據。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革新數據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
數據管理
+關注
關注
1文章
300瀏覽量
19680 -
數據庫
+關注
關注
7文章
3848瀏覽量
64687 -
數據保護
+關注
關注
1文章
110瀏覽量
135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