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想對付中國可謂絞盡腦計,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繼華為、中興之后,美國又開啟了找茬模式。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2日刊文稱,一家位于倫敦的網絡安全公司宣布,中國企業TCL的一款天氣應用軟件一直在收集全球智能手機用戶的海量數據。
美國向TCL放冷箭
據悉,這款天氣APP是由TCL公司研發并預裝在阿爾卡特手機上的一款免費軟件。報道稱,這款應用軟件如今是谷歌應用商店中全球下載量最多的天氣應用軟件(App)之一。這一應用通過TCL在華服務器收集的數據包括:智能手機用戶地理位置、電子郵箱地址和唯一的15位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MEI)等數據。
針對這一報道,TCL公司已在第一時間做出三點回應:
①? 此款天氣軟件收集的是常見的用戶最基本信息,且經過了用戶的同意,主要是為了提升使用體驗。所謂對用戶數據“過度收集”的說法并非事實。
②? 這款APP“服務器在中國”也不是事實。此款軟件的服務器使用的是亞馬遜AWS服務器,所有數據均存儲在美國。
③? TCL公司正在進一步與合作伙伴和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相關的調查。
事實上,這并非美國媒體或企業首次指責TCL。早前,美國安全部門曾指責在美銷售的TCL智能電視存在安全風險。TCL旗下的智能電視憑借自身性能和價格優勢,在美國市場占據著較大的份額,被美國消費者熱捧。有分析人士稱,美方幾次針對TCL公司的行為,意在詆毀TCL在美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通過打壓想減小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
TCL被美國盯上,無非是因為TCL的強勢崛起。2018年,在全球彩電行業整體業績下滑的背景下,TCL的海外業務逆勢增長,全球銷量增長近乎40%。在美國市場,三星、LG、索尼等日韓電視廠商牢牢占據著美國電視銷量榜的這種局面,近日也被ITC打破。根據美國當地的調查公司NPD統計,今年7到8月份的銷量市場中,TCL在美國市場打破了這一僵局,其電視銷量已經提升至第二位。
TCL的突破很重要的一點是自身注重自主技術研發,TCL已經研發出很多業界頂尖技術,如自然光和圓偏振光等,該項技術在平板電視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TCL旗下的華星光電則解決了TCL“缺芯少屏”的液晶面板問題。目前,TCL集團正在推進重組,把智能終端等業務剝離,主要保留華星光電等半導體顯示業務,TCL集團未來定位是一家專注半導體顯示及材料領域的創新科技集團。顯然這是美國不愿看到的。
焦慮的美帝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崢表示,美方這種行為,可以看做是其有針對性地打壓中國技術企業的一環。在此之前兩年時間內,美國屢屢做出類似的事情。
2017年5月,美國軍方宣布中國生產的大疆無人機在網絡環境下具有弱點,要求在全陸軍范圍內禁止使用。隨后大疆宣布開放漏洞獎勵計劃。
2017年8月,FBI逮捕中國公民于平安,稱他參與的黑客組織曾成功入侵美國人事管理辦公室(OPM),取美國百萬政府雇員資料,指控其出售攻擊OPM的Sakula惡意軟件。
2017年12月,Malwarebytes移動安全研究小組表示,中國廣升公司為大量Android設備植入后門程序。該公司創建的固件代碼正在收集大量的用戶信息,并將其發送到位于中國的服務器。
2018年4月,美國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拒絕華為、中興大舉進入美國市場。
2018年5月,美國國防部發布禁令,禁止軍方使用華為、中興制造的手機。
2018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增補議案,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聯邦政府采購如??低?/u>一系列中國制造商供應的視頻監控設備。
2018年6月,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將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限制中國赴美投資。
2018年10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將中國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列入美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福建晉華與中國***的聯華電子達成技術合作,主要生產DRAM芯片。
2018年11月,美國商務部出臺了一份堪稱“史上最嚴厲”的技術出口管制先期通知。外界認為該舉動是對中國的“嚴重的技術封鎖”。
從提高關稅到出口管制,從投資限制到精準打擊中國科技企業,美國的意圖越來越明顯,其實就是試圖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和創新。美國對于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一直抱有“危機感”,不然它也不會一直盯著我國的科研企業和產品。根據美國媒體在報道中引述某位不愿具名的白宮官員談話:“如果中國取得支配世界級的未來性技術,美國就沒有未來?!蹦敲粗袊绾螘屆绹绱私箲]呢?
認為中國將全面超過美國
美國各界的爭論只是中國超過美國時間早晚的問題。在美國國內有一個潛規則,任何國家的GDP達到美國的60%,他就會打壓你。
歷史是一面鏡子,過去,美國曾打壓過兩個競爭對手,一個是蘇聯,另一個是日本,這兩國的GDP都一度超過美國的60%。可以說,GDP的60%是美國的一道紅線,不管是友是敵,誰要是越過這道紅線,美國會毫不猶豫的痛下殺手。2017年美國以19390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以122377億美元緊隨其后。中國GDP已經超過美國GDP的60%,跨越了美國能容忍的限度,這在美國看來,中國已經是一個“威脅”。
中國新一代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在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領先的國家主要有美國、中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隨著政府和產業界的積極推動,中美兩國技術競賽格局初步顯現。
目前,美國的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這五大科技公司無一例外都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資源,來搶占人工智能市場,而國內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科大訊飛等科技公司也將人工智能作為重點戰略,積極布局人工智能領域。高盛指出,中國已經成為AI技術應用的主要國家和運用AI技術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埃森哲指出,作為一項正在崛起的全新生產要素,人工智能有望變革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
除了人工智能,在5G競賽中,中國也排第一。根據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所面臨的5G技術競賽中,中國的準備最為充分獨占鰲頭,韓國排在第二,而美國僅列第三。在5G風口到來的今天,美國政界對中興、華為等發動打擊,就是希望達到打擊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目的,阻止中國在人工智能、機器人、5G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發展。
打壓像彈簧:壓制越大反彈越強
在去年的中美貿易摩擦中,中興和華為等均遭到美國的封殺,不少高科技企業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美國如此行事釋放出了強烈的信號:一旦哪家中國公司目前或未來有一星半點可能追趕美國科技公司,美方就會不擇手段掐滅這些星星之火。
美國的技術封鎖戰讓我國本土品牌企業都受到了生存威脅,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何嘗不是發展機遇?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表示,美國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實事求是地說,對中國一些領域的產業升級和突破會有負面影響,但是封鎖反而會倒逼中國加快自己的技術研發步伐,從長遠來講反而是推進中國的自主研發。
以芯片領域為例,阻止收購、出口管制成為芯片強國參與芯片大戰的慣用手段,但面對美方咄咄逼人的連續攻勢,反而激發起了國家對芯片行業的重視。不僅地平線、深鑒科技、中科寒武紀等人工智能芯片創業公司強勢崛起成為攪動半導體格局的“鯰魚”,格力、康佳之后,TCL公司宣布進軍半導體芯片領域,投資芯片設計項目。小米、騰訊、??低暋⒗铩⑷A為等科技領軍者也都在加大對芯片研發的力度。
1月7日,華為發布“鯤鵬920”芯片,華為董事戰略總裁徐偉文稱,鯤鵬920是目前業界最高性能ARM-based處理器?!霸撎幚砥鞑捎?nm制造工藝,基于ARM構架授權,由華為公司自主設計完成。通過優化分支預測算法,提升運算單元數量,改進內存子系統構架等一系列的微構架設計,大幅提高處理器的性能。在典型的主頻下,超過業界標桿的25%。”至此,華為憑借麒麟980,昇騰系列和最新發布的鯤鵬系列芯片,建立起龐大的基礎算力架構,全面邁向智能化。
據悉,在即將開展的拉斯維加斯2019年消費電子展上,華為的這款ARM處理器作將會作為新品展出。正值我國企業努力提高芯片制造能力,減少對進口特別是美國進口的的嚴重依賴之際,在美國展出無疑特殊的意義。
此情此景不知東道主美國作何感想,《經濟學人》文章曾反思:這場芯片大戰,是否在造就另一個芯片帝國?正可謂,哪里有壓制,哪里就有反彈,壓制越強反彈也就越大。
中國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前副代表周小明表示,美國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從而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短期對中國可能會有一些影響,但長期看作用不大。美國對華遏制將是一種常態,而且有加劇之勢,我們要學會適應。
此觀點與馬云不謀而合,1月3日,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上海市浙江商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演講中指出,企業發展不好,很多人會怪宏觀環境,而沒有從自身尋找問題:
“90%倒下去的人和宏觀經濟一點關系都沒有”
“我自己公司做的最不好的時候,就是我關心世界的時候”
“不要想著改變特朗普,改變你自己”
“中美貿易發展到今天沒有矛盾是不正常的,有矛盾才是正常的”。
在貿易摩擦中,中國企業危中尋機,加快產業升級,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