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電子展會,借助這些展會我們可以看到各大廠商推出或即將推出的各類尖端科技產品,甚至還有一些仍處在YY階段的概念玩意兒。1月份結束的CES2014為人們帶來了很多新鮮感的同時也增加了人們對今年科技革新更多的期待,可以說智能穿戴設備雖然仍未推出一款具備革新性的產品(Google Glass足夠革新,但是在它尚未市售前我們暫不納入考慮范圍),但是它早已成了科技圈兒的焦點,CES上的智能裝備余溫尚未褪盡MWC就又再度來襲。
雖然CES上我們已經見識到了很多智能穿戴設備,但是相信很多人和筆者一樣仍舊意猶未盡。總是覺得有那么些東西應該有的卻未能出現,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MWC2014但是可能又會使有些人失望使有些人充滿期待。失望的是本屆展會推出的智能穿戴產品遠不及CES上那么豐富,期待的是一些廠商對前一代產品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看到了智能穿戴產品的未來發展的希望。
或許有些人還認為,智能穿戴產品更多的都只是噱頭,環顧四周又有幾個人在用?在筆者看來,這或許是現階段大部分人的看法,的確似乎智能手表、智能手環和智能眼鏡這些東西離我們實際生活還是太遠,但是你不得不承認它們現在正潛移默化的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就拿筆者身邊來說已經又不少愿意嘗鮮的朋友開始搗鼓起了智能手表,雖然它們有些功能看上去還比較單一,但是仍舊具備一些創新的實用點。比如,你可以在手表上看到手機新短信的內容而免去掏手機的麻煩。
Pebble Watch 可顯示手機短信
其實智能穿戴設備并非近些年的產物,早先就有很多健康檢測,運動檢測類的產品出現在市場上,只不過它們的受眾面個推廣都不像今天的智能穿戴設備那么風風火火。運動類有NIKE推出的NIKE+系列產品,通過植入到運動鞋底部或者佩戴在運動者身上記錄一些運動數據。健康監控類產品佳明也有在推出,它推出的產品能夠監控的人體數據更加豐富,并可以幫助用戶指定合理的運動計劃。
智能穿戴設備在如今能夠被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相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Google Glass的影響。并且很多人了解這個領域也是由于Google Glass的誕生。或許很多人到現在還搞不清楚,我們為什么需要這些智能穿戴設備?它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哪些便利嗎?
Google Glass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生活真的像電影里那樣原地不動就可以輕松操控一切的時候,你還會懷疑它存在的意義嗎?起步階段難免會遭遇窘境,當年蘋果發布iPad的時候,很多人都在質疑它能對這個電子市場產生怎樣的化學效應,可后來的實踐證明iPad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于電腦的使用習慣,平板電腦不再是多此一舉的數碼裝備。
想當老大!三星領跑智能穿戴
可以說三星在整個科技數碼產業的造詣被自己打造的得天獨厚,我們大可以相信三星具備可以做出一切頂尖級產品的雄厚實力。在智能穿戴設備領域,三星絕對算得上是走在也想要走在眾人前面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推出就是三星實力的印證,先不說這款手表造成的影響大小與否,單憑三星的這點硬實力就足夠讓很多廠商望其項背了。三星在諸多領域都想要走在前列,儼然一股:“我做老大,舍我其誰!”的架勢。
有優勢也有劣勢,不過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實力背后的缺陷。敢于走在前列的人除了有勇氣還需要面對一定的風險和更多的指責和批評。三星Galaxy Gear一代給我們帶來的最大詬病就是電池續航能力問題,我們可以理解在有限的空間加入大容量電池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要我們使用手表像使用智能手機一樣一天一充真的是一件“極傷”的事情。
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Gear 2
■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Gear 2/NEO
期待指數:★★★★☆
在去年秋天推出Galaxy Gear一代智能手表之后,時隔半年多之后,在此次MWC展會上三星再次推出了升級換代款產品。除了作為正統續作的Galaxy Gear 2之外,還有一款稍作簡配估計是廉價版的Galaxy Gear NEO。看來三星也意識到了自家的Gear定價太過“土豪”,已經逐漸開始考慮“屌絲”階層的收入水平了。總體來說兩款產品在外觀上與第一代Galaxy Gear并無太大差異。
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Gear 2(右)/NEO
在外觀細節上我們雖然看不出與前代的太大區別,但是三星的確做了一些細小而又人性化的改動。移除了表帶上所有的電子元器件,將所有零件都整合到表盤中,所以攝像頭、麥克風和揚聲器等原件能夠在手表的機身上。此外和初代觸控屏幕配置一樣,機身提供了Home按鍵,取代了的此前返回到主界面需要要使用的笨拙手勢操作。
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Gear 2(左)帶攝像頭/NWO不帶攝像頭
三款Galaxy Gear對比
通過上面這張表格我們可以看到從第一代Galaxy Gear到Galaxy NEO三款產品之間的對比。除了處理器和機身重量的變化之外,配置方面幾乎毫無差異。不知道是三星自己覺得電池夠用還是這一代產品真的沒有那么耗電了,電池居然從一代的315mAH降到了300mAH,那好吧讓我們看看它究竟能扛到多久。
Tizen 系統界面
或許是由于Android系統太費電,也或許是為了推廣自家研發的操作系統,在固件方面三星將兩款產品從Android系統轉移到Tizen系統。該系統能夠提供一些離線功能,比如播放存在內置存儲上的音樂、計算步數和監測心跳速率等等。之所以放棄Android采用自家的Tizen系統,Tizen系統的優勢在于完全開源,相比Android更為開放,Tizen聯盟沒有嚴格的軟件控制機制,所以廠商可以根據需求來完全定制Tizen系統,
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Gear 2/NEO 均搭載Tizen 系統
不管產品是手機、汽車還是微波爐。高度定制的意義在于廠商對界面和軟件擁有完全控制權,包括可以隨意修改系統服務;相比之下,谷歌已經開始逐漸收緊Android權限。這種無限制的定制性開始吸引很多第三方廠商。自去年11月來,Tizen已經獲得了51個新的合作伙伴,包括eBay、中興、夏普、Sprint、Namco等等,發展勢頭喜人。
顯然三星已經看到了谷歌對于Android不好的苗頭,隨著谷歌對Android不斷的收緊,三星開始逐步將自家的Tizen系統鋪滿所有的產品線,面對Tizen系統更加開放的優勢,這顯然在起初就已經收到了很多廠商的青睞。更開源的系統無疑更利于廠商在產品上做更多具有自家特色的東西,相信在未來不久不再只是Android和iOS的天下。
國貨攪局?華為手環頗受熱捧
歷數一下開發智能穿戴設備的廠商,從遠到近都很少能夠見到國內廠商的蹤影。筆者依稀還記得瑞芯微在CES2014上提出的智能眼鏡方案,雖然尚未做出成品但是總體框架給人的思路就已經足夠讓我們充滿期待。不可否認國貨的最大的優勢在于性價比,相信更多的智能穿戴產品由國產廠商開發出來之后,我們就不需要再花費昂貴的價格了。在此次MWC上,作為國產大廠的華為,帶來的一款智能手環給了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
■華為TalkBand B1智能手環
期待指數:★★★★☆
三星玩兒的不亦樂乎,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自己個兒玩兒的再High有什么意思,多一些人進來攙和才更有成就感。這不,華為進來了想和大伙兒一同分享它的歡樂。在MWC上,華為可謂厚積薄發,積攢了眾多新品發布。除了華為G6和7英寸4G跨界平板手機榮耀X1外,還有一款可穿戴式設備,那就是一款智能手環——華為TalkBand B1。
華為TalkBand B1智能手環
TalkBand B1可更換腕帶顏色
華為自身的硬實力不用多說,作為軟硬件上實力派的代表,華為做的產品無論在品質和易用性上都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此次在MWC上展出的這款TalkBand B1就具備了一種革新性的設計,其它廠商的智能穿戴產品能換腕帶是吧?那好,華為的不僅能夠更換腕帶還能更換另一種使用模式——藍牙耳機。
通過NFC支持安卓2.3以上和ios 5.0以上等設備
TalkBand B1腕帶可更換
TalkBand B1可用作藍牙耳機使用
這是一款號稱“全球首款將藍牙耳機功能和運動、睡眠監測功能融于一體”的可穿戴設備,整體重僅為26g(太重估計戴了耳朵會變大),僅相當于4枚1元硬幣的重量。輕巧的設計更便于佩戴。充電2小時即可工作6天,具有IP57級別防水功能,在雨淋、甚至游泳、泡溫泉等情況下使用完全沒有問題。
智能手環與手表具備防水功能已經不是什么新鮮標準,試想出了一身臭汗戴在手上的手表卻被汗水淋壞了,那我買它還能檢測健康狀況嗎?顯然不能,耳機與手環甚至是手表二合一使用模式+三合一使用功能,華為TalkBand B1將這種獨特的使用模式融合進了同一款產品之中,同時還能兼顧較長的使用續航,無疑是開了一次先河。不過在鏈接模式上華為卻沒有開先河,依舊走了三星的路子,該手環只能連接自家的手機設備X1,較為令人遺憾。
■三星智能手環Gear Fit
期待指數:★★★★
要做老大,只有智能手表怎么能行?不知道是不是三星老總也知道中國環境越來越差,北京的霧霾天氣越來越多,他們也開始關注起健康設備了。在此次MWC大會上,三星還發布了另外一款可穿戴智能設備——Gear Fit智能腕帶。不知道以后會不會有智能口罩,可以根據空氣調節過濾雜質的能力。
三星智能手環Gear Fit
這款可穿戴設備帶兼具腕帶和手表的特點,可以跟蹤用戶的心跳速率和步頻,也可以接受通知和信息。矩形的曲面AMOLED觸控屏是這款產品的最大特點。Gear Fit的顯示屏大小為1.84寸,分辨率為432x128。雖然Gear Fit運行的既不是Android,也不是Tizen,而是類似功能機的實時操作系統,但是它兼容大部分Galaxy手機,
三星智能手環Gear Fit
Gear Fit能夠與多達20多款Galaxy設備兼容,具備Gear系列產品一貫的拒接電話和信息推送查看的功能。另外在Gear Fit內部還集成了多個傳感器,能夠較為全面的檢測人體的鍛煉、膳食、睡眠、壓力和體重等數據。同時內置有心率監測器,可以適當告知用戶加快或減慢跑步速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三星的這款產品更像是耐克FuelBand一類的運動追蹤產品,但是它比起后者更加智能化。
從三星開發的智能設備越來越廣泛也可以看到,三星想要將自家的產品做得更廣,成為一個產業鏈。Gear Fit并不能支持三星Galaxy陣營以外的產品,這不得不讓人感到遺憾。三星的野心在不斷的膨脹,我們不管他是否要封閉起來做自家的產品,如果它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具革命性的東西,倒也是一件不錯的事兒。
沒我不行!索尼SmartWatch升級
索尼絕對是一個可以將所有產品都做成藝術品的廠商,有時候只有它想與不想沒有它做不到的東西。今年索尼在MWC上展出了其具備防水級別的Xperia Z2平板電腦,出色的外觀和性能依舊拉風,要知道日本人比起韓國人硬實力更加雄厚,比起三星索尼還有龐大的游戲產業。智能穿戴設備索尼如果想要攙和一把,那肯定是誰也攔不住的。
■索尼與Garmin合作為SmartWatch 2推出導航應用
期待指數:★★★☆
在本屆MWC上,索尼推出了智能手表新品,此次索尼與Garmin聯手為索尼的第二代智能手表升級版Smart Watch 2推出一款非常霸道的應用,那就是Garmin Xperia Edition導航。Garmin Xperia Edition是一款Smart Watch 2獨有的導航應用,有了它你只需看一眼手表就知道如何前行了。這比從口袋中掏出更為笨重的手機方便的多。在智能穿戴設備導航方面,Garmin可以說是絕對的大拿。此番索尼與Garmin合作可謂是明智之舉,對于自身產品的打造和易用性提升方面都有著巨大的作用。
索尼SmartWatch 2智能手表
索尼SmartWatch 2智能手表也有著豐富的配色方案
雖然索尼SmartWatch 2并不是索尼在MWC上發布的新品,但是作為最早成型的智能手表系列,SmartWatch 2依然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本次索尼也在現場展出了這款產品。SmartWatch 2表盤略顯方正,不過四周仍使用圓潤拐角設計,令整個表盤增加了不少時尚的氣息。表盤搭載了一款1.6英寸的彩色屏幕并采用鋁合金邊框設計,并擁有強大的防水和NFC功能。
索尼SmartWatch 2將搭載Garmin Xperia Edition導航服務
不過需要一提的是,Garmin Xperia Edition服務將于3月正式推出,前30天免費試用,隨后需每月支付2.95美元(約合人名幣18元)。導航的主力仍然是手機,手表只是通過藍牙接收數據而已。你可以放大或縮小,但是也僅此而已。雖然服務很好,但是考慮到國內的現狀該服務應該短時間內我們是享受不到的。不過不要灰心,據悉,在未來Garmin還將支持三星的Gear 2和Gear2 Neo等智能手表產品。
■大方的SmartBand:索尼將提供完全開放的軟硬件環境
索尼的SmartBand智能腕帶是早在今年CES上就已經亮相的產品,此次展會索尼再次將其展出也看出了索尼對它的重視程度。與傳統的健康腕帶不同,索尼SmartBand采用了深度記錄生活數據的新理念,除了可以計算運動量與熱量消耗之外,同時還可以記錄我們平時聽音樂、玩游戲以及與好友聊天的時間,做到真正的生活記錄器。
SmartBand豐富的腕帶可供更換
SmartBand的Core
這次索尼展出的SmartBand無異于我們在CES展會上看到的產品,除了搭載Core,它還具備防水特性(盡管USB接口暴露在外),且重量特別輕。今年三月,索尼還將發布配套的Lifelog應用,索尼最新的可穿戴設備可以每天跟蹤用戶的物理鍛煉活動,但是它的能量遠不止此。如該應用的名字表示的那樣,Lifelog的目標是記錄用戶的“歷史”,保存每天發生的事情。例如,它會保存用戶去過的地方、最近聽過的歌曲、玩過的游戲、看過的書等等,并將一切展示在醒目的可視界面上。索尼將這些統稱為智能可穿戴體驗,而SmartBand正是這種體驗的最初版本,未來還將挖掘更完美的體驗效果。
索尼SmartBand
或許在外觀上我們對于索尼的SmartBand早已熟記于心,但是比起前面幾家智能穿戴設備僅限于對自身設備的配對兒的做法,索尼顯得足夠大方。索尼許諾將提供“完全開放的硬件及軟件環境”。據悉,索尼SmartBand將于3月在60個國家推出,對于這樣的做法,其它的廠商就顯得誠意不足。
對于智能穿戴設備本身存在的意義,相信還是有很多用戶不夠了解。在國內,由于我們自身服務的局限,智能穿戴設備除了能和我們身邊的設備配對或者操控之外,很難再有其它別的作為。但是在國外健全的網絡服務體系下,人們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可以輕松的實現很多功能。因為這些智能設備都是連接網絡,而網絡又是足夠開放網絡服務又是足夠健全的。國內匱乏的不僅僅是服務,更缺乏一個能夠將這些服務整合的機構。
最受期待?MOTO發力魅族跟進
雖然在本屆MWC上我們見到的智能穿戴設備屈指可數,但是可以說依舊充滿了期待。很多廠商仍在蓄力,各路大神都在醞釀自己肚子里可以做出革命性改變的智能穿戴設備。諸如諾基亞、MOTO、HTC這樣的大牌還沒有發大招,可想而知今年的智能穿戴領域尚未進入鏖戰,一切都將在蓄勢待發之后方可見分曉。
■MOTO發力 谷歌手表年內來襲
期待指數:★★★★★
盡管MOTO在MWC展會上并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動作,但是在展會會場之外MOTO卻發表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在MWC展會期間,摩托羅拉副總裁Rick Osterloh在社交網絡上披露了許多有趣的消息。Rick宣稱,他們將在今年重新進入智能手表市場,并在個人風格以及電池續航方面為大家帶來驚喜。Rick的宣言并不是一句空話。知名站點AndroidPolice曝光了一款摩托羅拉智能手表的原型圖。據悉,該款智能手表在2013年就開始制作,當初的代號為GoogleWatch。
摩托羅拉已經確認確實有此款產品(圖片來自于Twitter)
顯然看到這么多廠商開始侵入智能穿戴領域,曾經的行業霸主MOTO已經按耐不住了,必須要放出消息打壓一下這些后輩們的囂張氣勢。根據MOTO的研發實力,我們有足夠的信心指望MOTO能夠帶給我們一款具備革命性的產品。盡管它來的有些晚,不過如果這款產品是值得等待的那么時間不是問題。
谷歌智能手表基本設計(圖片來自于Androidpolice)
USB接口部分(圖片來自于Androidpolice)
目前有關這款設備的規格尚且不知。不過從原型中我們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比如,傳統的加減音量按鍵變成了個人和麥克風圖標,這兩個按鍵肯定會引發一些特別的功能和模式。或許是語音操控功能。雖然摩托羅拉現已易主,不過我們還是十分期待他們在智能終端為大家帶來新的驚喜。
根據谷歌眼鏡所帶來的革命性設計與使用感受,此番MOTO與Google合作后的產物必然也極有可能會引來一番熱捧。在一切還未得到驗證之前我們可以大膽想象,MOTO智能手表必將像Google Glass那樣融合了谷歌完善的服務體系和內容。在最終的外觀設計上,可能遠比設計圖上來的更有科技感。MOTO與Google的強強聯合,沒有理由不給我們帶來具有革新性的產品。
■魅族MWatch 國產最受期待
期待指數:★★★★
國產并非坐以待斃,前不久我們也報道了關于魅族智能手表的相關新聞,加上最近魅族的靈魂人物黃章回歸。根據以往黃章對產品的態度與理念,相信這一計劃肯定會很快提上日程并得以實現。早在去年12月,坊間盛傳魅族內部設計過一款名為MWatch的智能手表。它內置了歐勝音頻芯片、GPS、Smart PA等一系列元器件,計劃是可以在手表上閱讀信息、郵件、聽音樂等多種常規應用。但是知道今年才從官方得到了驗證。
魅族智能手表概念圖(圖片來自cnBeta)
魅族智能手表概念圖(圖片來自cnBeta)
魅族智能手表方案(圖片來自cnBeta)
黃章是個數碼巨匠,他的理念是體驗-》視覺觸覺-》交互-》功能,一體化的思維模式使得他更加注重感官。黃章明確否認了會生產這款智能手表,除了表明現階段產品研發的專注性,也說明魅族對“智能終端+可穿戴終端”的組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產品形態為信息服務,內容為形式而服務。所以MWatch的設計理念一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的思路,并且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
■那些該出現卻還未出現的
諾基亞在發布搭載Android系統的手機之后也沒有了消息。韓國的兩大主力品牌三星與LG,同族好基友三星已經多次發力,現在LG還沒有推出智能穿戴的相關產品。此前,有傳言說LG已經申請了G Glass和G Hub的商標。但是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看到成品出現。另一個版本的傳聞是LG在MWC上要展出的是G-Arch智能手環,但是事實也是不攻自破。所以我們可以肯定2014年必將是智能穿戴的大年,這一年還將會有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出現。
目前的可穿戴設備更多地關注健康領域,包括運動、睡眠以及熱量等信息的搜集與檢測,移動健康產業正在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智能穿戴行業2013年取得了長足進步,未來幾年仍將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國內的歌爾聲學是聲學MEMS領域的龍頭企業,環旭電子在WiFi微型模組產業鏈擁有深厚實力,士蘭微在部分關鍵傳感器領域已經取得突破。此外,水晶光電的微型投影模組已經進入智能眼鏡的產業鏈。這個領域在潛移默化的做著我們一般人所看不到的變革,一個更加龐大的產業鏈正在逐步形成——平板——手機——智能穿戴——配套服務。讓我們一同期待!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