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 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
· 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對稱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
· 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
· 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后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 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
· 在科學的對稱經濟學范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二、西方經濟學發展歷程
1. 重商主義階段
· 流通產生財富
· 金銀是財富唯一形態
· 開采金銀創造財富
· 對外貿易增加財富
2. 古典主義階段
· 重視生產
· 勞動創造價值
· 分工提高效率
· 經濟人的假設
· 看不見的手
· 比較優勢實現比較利益
· 主張自由反對干預
3.新古典主義階段
· 反社會主義
· 效用價值論取代勞動價值論
· 對微觀經濟和市場機制進行精密分析
· 邊際分析法
· 放任自由、反對干預
4. 當代經濟學階段
· 凱恩斯主義
· 反對自由放任、主張政府干預
· 從總量分析入手、著重宏觀經濟
· 刺激消費、刺激投資,提高有效需求
· 新古典綜合派(后凱恩斯主義)
· 自由放任與政府干預相結合
· 宏觀采用凱恩斯、微觀采用新古典
· 混合經濟
· 新自由主義
· 自由放任、反凱恩斯
· 貨幣學派,穩定貨幣供給量以穩定經濟
· 供給學派,強調供給,刺激需求轉向刺激供給
· 理性預期派,堅持新古典,運用數學進行理性預期
· 新凱恩斯主義
· 堅持凱恩斯信條
· 吸收理性預期,自然失業率理論
· 宏觀、微觀都需要
· 主張政府干預,但盡量減少
三、凱恩斯與哈耶克
· 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代表)
· 主張政府干預
· 宏觀
· 短期
· 國家貨幣發行權
· 計劃經濟
· 經濟遇到危機的時候
· 新自由主義(哈耶克代表)
· 主張經濟自由
· 微觀
· 長期
· 貨幣非國家化
· 市場經濟
· 經濟正常運行的時候
四、貨幣非國家化
哈耶克從徹底的經濟自由主義出發,認為競爭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關鍵。而政府對于貨幣發行權的壟斷對經濟的均衡造成了破壞,他通過研究指出并論證競爭性貨幣制度的可行性和優越性。哈耶克宣稱:貨幣非國家化是貨幣發行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由私營銀行發行競爭性的貨幣(即自由貨幣)來取代國家發行壟斷性的貨幣是理想的貨幣發行制度。因此,他的這一主張稱之為“貨幣非國家化”或“自由貨幣說”。
五、從經濟學角度看區塊鏈
1. 幣所遇到的問題(政府壟斷、貨幣不穩定)催生了比特幣、區塊鏈的產生,時間點恰好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中間似乎存在著某種必然的關系。
2. 比特幣、區塊鏈的出現似乎驗證了哈耶克的《貨幣非國家化》理論,但哈耶克的理論仍然屬于實體貨幣范疇,脫離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也不會出現區塊鏈。
3. 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本質來說,也與市場經濟的本質如出一轍。比特幣的本質在于去中心化;區塊鏈的本質則在于通過一系列相關技術來實現去中心化。
4. 各國政府對區塊鏈采取何種態度,以及區塊鏈的前景究竟如何,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經濟發展的程度,或者政府對市場經濟采取何種態度。
六、經濟學與區塊鏈中的不可能三角
七、貨幣與通證
貨幣是一種特殊的通證,貨幣具有三大重要功能:支付、儲值、標價,通證具有三大要素:權益、保真、流通。
貨幣歷經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數字貨幣階段。
實物貨幣:
· 貝殼
· 光澤、稀缺、方便、堅固耐用
· 破損、失去光澤、不夠稀缺
金屬貨幣:
· 刀幣、布幣、通寶、黃金、白銀、銅板
· 稀缺、耗費成本、切割方便、不易損壞變質
· 不安全、不方便
信用貨幣:
· 交子、銀票、法定紙鈔、支票、債券
· 信用、法定
· 真偽、拆分
數字貨幣:
· 電子貨幣:銀行卡、信用卡
· 虛擬貨幣:Q豆、積分
· 數字貨幣
· 法定數字貨幣
· 準數字貨幣
通證可以分為貨幣型、權益型、憑證型、合約型、混合型等5種類型。
· 貨幣型:法幣、數字貨幣、票、券、積分、QQ幣、游戲幣、社區豆。..
· 權益型:令牌、門禁、交通票證、通行票證、消費卡、股票、訪問口令。..
· 憑證型:發票、彩票、收據、倉單、取貨單、獎狀、證照、執照。..
· 合約型:合同、協議、遺囑、約定、誓言、訂單。..
· 混合型:兼具貨幣型、權益型、憑證型、合約型屬性特征的通證。
八、股票與通證
· 股票被認為是通證的鼻祖,其對經濟產生了巨大作用。
· 1606年9月9日,荷蘭東印度公司發行了第一支股票,相比較傳統企業、機構具有權益降維、權益分化、權益流動三大方面的優勢。
· 權益降維:從私人所有走向大眾所有,普通人也可以成為投資人、所有者,享有股票收益、承擔貿易風險。
· 權益分化: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沒有分紅,就沒有紅利收益,但同時也不用承擔經營的法律、政治風險。
· 權益流動:增加了投資獲利和風險轉移的流動性,投資人通過鼓動股票價格上漲,進而賣出股票獲利。
· 金融創新(期貨、期權、信托),促使股票改革發展,從而使得責、權、利更加合理化,例如:同股不同權。
九、什么是通證經濟
通證經濟定義
· 維基百科:基于區塊鏈技術(分布式賬本技術),以通證來界定分配內在權益,并使用通證來實現經濟激勵的新經濟范式。
· 一是虛擬經濟中的一種自籌資金的手段;二是ICO項目生態系統中的通證部署;三是通過創建通證而產生的所有經濟活動的集合。
· 通證經濟體中,一些重要的價值權益被通證化,借助區塊鏈或者可信中心化系統運行,把數字管理發揮極致,必然包含了通證資產以及各種權益和價值憑證。
通證經濟作用
· 提升經濟效率。實現充分的市場化,達到前所未有的流通速度,推動市場價格的價值發現功能得以實現。
· 激發參與者的熱情與活力。是區塊鏈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激勵參與者貢獻算力、資源和信息,并獲得相應的獎勵。
· 可能改變公司的運作模式。實現商品數據化、服務數據化、數據區塊化、區塊通證化、通證流通化。改變集權化公司組織形式向更高階經濟體發展。
十、通證經濟設計之道
要設計一個好的通證經濟,需要識別無解問題和偽解問題,堅持四項原則和避免六個陷阱。所謂無解問題指的是:采用現有技術,即便是包含了區塊鏈技術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所謂偽解問題指的是:采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都可以解決,但中心化反而解決的更好。
十一、通證生態設計實踐
通證生態需要從角色、模型、治理、應用四個方面做好設計工作,并不斷實踐改進。
1. 角色
建設者:區塊鏈網絡(節點、系統)的建設運維。
管理者:區塊鏈生態的規則制定、業務管理。
生產者:加盟區塊鏈生態提供產品、服務。
消費者:從區塊鏈生態獲取產品、服務。
服務者:為區塊鏈生態提供第三方服務。
投資者:通過區塊鏈系統進行投資業務。
監管者:對區塊鏈系統、生態進行監視、管理。
社區:為了更好的拉新、留存,需要建立社區,豐富社區內容。
2. 模型
通證類型:貨幣、權益、憑證、合約、混合。
發行數目:初始數目、是否增發、如何增發。
發行方式:生成方式、分配輪次、比例、方式。
流通方式:交易方式、應用方式、生態內/外。
盈利方式:是否要盈利、如何盈利、盈利比例。
估值模型:價值背書、價值參考、價值實現。
銷毀凍結:是否可銷毀/凍結,如何銷毀/凍結。
平臺:為了更好的按照模型來發行應用通證,需要構建或者借用相應的平臺。
3. 治理
生態規則:制定進入退出生態的規則、激勵機制并執行。..
系統運維:對整個區塊鏈網絡系統進行技術層面運維。..
運營服務:對生態上的各種業務提供平臺級服務。..
證鏈融合:制定通證和鏈、業務之間的融合機制并執行。..
生態監管:對整個生態進行監測、管理,保證健康發展。..
4. 應用
貨幣型:法幣、數字貨幣、票、券、積分、QQ幣、游戲幣、社區豆。..
權益型:令牌、門禁、交通票證、通行票證、消費卡、股票、訪問口令。..
憑證型:發票、彩票、收據、倉單、取貨單、獎狀、證照、執照。..
合約型:合同、協議、遺囑、約定、誓言、訂單。..
混合型:兼具貨幣型、權益型、憑證型、合約型屬性特征的通證。
十二、鏈改與幣改
鏈改:用區塊鏈技術來對企業進行區塊鏈化改造,從而改善信任關系、降低信任成本、提高生產力。傳統經濟活動中,信任主要靠權威、契約等方式維持,但不可避免會產生失信的情況。區塊鏈以技術信任來代理人為信任。
幣改:也稱通證經濟改造,對企業或者組織的多元化資產進行通證化改造,形成社區自治的通證經濟生態體,從而改善激勵和協作關系。通過幣改來重新調節利益分配,幣改后的用戶既是生態消費者,也是生態貢獻者。
鏈改與幣改的區別
· 鏈改解決信任問題,降低信任成本,幣改解決激勵問題,改善協作關系。
· 鏈改分為有token鏈改和無token鏈改,幣改分為有鏈幣改和無鏈幣改。
· 鏈改代表技術革新,幣改存在較大風險。
· 鏈改需要與幣改相結合,共同起作用。
十三、行業如何通證化
· 積分資產通證化:行業積分最容易進行通證化,將原來中心化模式改進為區塊鏈模式,提升積分使用價值,從而提高吸引力。
· 產品服務通證化:將行業對外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以票、券、卡等方式進行通證化,從而達到擴大產品服務銷售,快速實現價值的目的。
· 權益憑證通證化:以行業某種權益或者憑證為背書進行通證化,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以更加方便的方式參與行業發展,享受行業收益。
· 業務協同通證化:將行業間的各種協同進行通證化,例如信用證等,標記為業務協同規則和預期收益,促進行業間的合作。
· 閉環生態化:行業通證化,一定要先做到閉環,在既有行業內部如何通過引入通證,提升行業內的業務運轉效率。
· 持牌合規化:通證化存在灰化地帶,做好能夠有力支撐行業發展,做偏可能觸及法規,因此,需要持牌的一定要持牌,做好合規。
十四、通證經濟的兩套打法
大通證:通證金融
· 就是將融資、權益、流通、功能、激勵等多重功能集為一身的通證。
· 通證的融資功能應該會到得確認,雖然ICO已經事實上破產,但各種新的通證融資方式正在形成,尤其是在美國證監會對ICO的執法之后,STO成為當前通證金融的重要手段。大通證的機會在海外。
小通證:通證激勵
· 就是突出其激勵性、取消其融資功能、不具備可炒作性的通證。
· 國內的通證經濟應該以小通證為主,嚴守法律邊界,重點在于發揮通證的激勵能力,幫助企業降低交易費用和交易摩擦,與其用戶和合作伙伴建立新的協作關系。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