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接受韓國兩家媒體采訪時,談到了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的優勢和缺陷,以及以太坊擴容計劃。
ICO:優勢和缺陷
自從今年年初開始,ICO就成為了區塊鏈初創公司的一種流行的眾籌方式。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ICO募集的資金已經超過了15億美元,有不少ICO項目甚至募集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
從結構上來看,ICO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資金募集方式,向分布式生態系統中的投資者募集資金。ICO幫助初創公司在短時間內獲得足夠的資金,并可以通過代幣的市值衡量公司價值。
然而,Buterin解釋道,ICO也存在不少缺陷。他說,ICO的大部分缺陷來自于項目的中心化問題。盡管ICO是在純去中心化的P2P以太坊區塊鏈協議上發起的,但通常是由企業或者開發團隊管理ICO募集的大額資金。
Buterin解釋道:
然而,它們也存在缺陷。我認為大多數缺陷都來源于一個事實:盡管ICO是在去中心化的平臺上進行的,ICO本身卻是中心化的;ICO涉及大量投資者賦予開發團隊的信任,而這種信任的價值可能超過兩億美元。而且也很少有人會收集信息幫助投資者進行項目篩選。我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里,無論監管部門是否進場,通過ICO獲取資金只會變得越來越難。
不幸的是,ICO市場中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會對ICO項目以及區塊鏈網絡的技術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正因如此,很多分析師和專家都呼吁對ICO市場進行監管。但也有人認為ICO市場納入監管可能會對這種去中心化的募資形式帶來傷害。
以太坊擴容計劃
Buterin進一步強調,兩到五年內,他們就能解決以太坊大部分的擴容問題。與其它區塊鏈網絡不同的是,以太坊協議不是用于處理具體的任務,而是針對去中心化的應用作為一種框架和基礎設施來運作的。
因此,要想解決以太坊的潛在擴容問題就更加困難,也十分復雜。不過,以太坊基金會以及以太坊開源開發社區的開發者已經在研究各種有效的網絡擴容方案。
Buterin評論道:
可以說兩到五年內(以太坊擴容問題就能得到妥善解決),早期原型將在一年內完成。包括sharding、plasma以及Raiden和Perun等支付通道系統在內的多個擴容方案已經在順利進行。Raiden是開始最早的方案,已經進入開發者審核階段。
近期,Buterin公開批評了Raiden項目和開發團隊,指責他們完全沒有必要發行ICO代幣。同時他還宣布,他個人將為以太坊開源以及非盈利性的擴容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