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躺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您好,歡迎來電子發燒友網! ,新用戶?[免費注冊]

您的位置:電子發燒友網>電子百科>通信技術>

近場通信技術及其應用

2018年03月06日 15:54 網絡整理 作者: 用戶評論(0

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術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它允許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點對點數據傳輸和數據交換。近場通信最初是由恩智浦(NXP)和索尼公司在 2002 年共同聯合開發的新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并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等接收為標準。之后,為推動 NFC 技術的發展,2004 年由恩智浦、索尼和諾基亞公司創建了 NFC 論壇,目前 NFC論壇在全球擁有超過 140個成員,其中包括許多知名企業,且發展態勢相當迅速。

由于近場通信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因而被認為在移動支付等領域具有很廣的應用前景,尤其是當前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在不久的將來 NFC技術與手機結合可以完全替代各種卡片、證件等,實現只需一部手機就能干所有事的目標。

1 常見短距離無線通信方式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各種便攜式通信設備的不斷增加,人們對于各種設備間的信息交互有了強烈的需求,希望通過一個小型的、短距離的無線網絡實現在任何地點、任何時候與任何人進行通信與數據交換,從而促使以藍牙、Wi?Fi、ZigBee、NFC、超寬帶(UWB)等技術為代表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基本特征為低成本、低功耗和對等性。根據數據傳輸速率,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可分為高速短距離無線通信和低速短距離無線通信。高速短距離無線通信最高速率大于 100 Mb/s,通信距離小于 10 m,典型技術有高速 UWB 和 60 GHz;低速短距離無線通信最低速率小于 1 Mb/s,通信距離小于 100 m,典型技術有低速UWB、ZigBee、藍牙。目前藍牙、WiFi(802.11)、ZigBee、紅外(IrDA)、超寬帶、近場通信(NFC)等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較受關注,它們在傳輸速度、傳輸距離、功耗、可擴展性等方面各有優勢,但沒有一種技術可以滿足所有應用需求。

藍牙是一種使用全球通用的 2.4 GHz ISM 頻段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規范,自藍牙規范 1.0 版推出后到現在的 4.0 核心規范,藍牙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得到了快速發展。藍牙技術的主要特點有全球范圍適用、可同時傳輸語音和數據、可以建立臨時性的對等連接、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很小的體積、開放的標準接口以及低功耗、低成本等。

WiFi技術與藍牙技術一樣也是使用 2.4 GHz ISM附近的無線頻段,該技術目前有兩個標準即 IEEE 802.11a 和 IEEE 802.11b。WiFi 技術的主要特點有數據傳輸速率高、覆蓋范圍較寬,適合在辦公室、家庭以及公共場所中布設熱點,可作為有線寬帶的一種延伸與補充。

ZigBee 主要應用在對數據傳輸速率要求不高的場合,使用的頻段分別為 2.4 GHz和 868 MHz/915 MHz,是一種基于 IEEE 802.15.4 標準的低復雜度、低功耗、低成本、低數據速率、短時延、大容量、高安全的無線網絡技術,特別適合于星狀、簇狀和網狀結構應用,并具有自組織、自維護能力。

超寬帶技術是一種利用納秒級的非正弦波窄脈沖進行數據傳輸的無線載波通信技術,因而其所占的頻譜范圍非常寬,在 3.1~60 GHz 頻段中占用 500 MHz 以上的帶寬,在 10 m 左右范圍內支持高達 110 Mb/s 的數據傳輸速率,特別適合視頻數據傳輸,具有傳輸速率高、良好的通信保密性、極強的穿透能力以及系統結構實現較簡單等特點。

紅外通信是利用 900 nm 近紅外波段的紅外線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由于波長較短,因而更適合應用于短距離點對點的直線數據傳輸,具有簡單、小型和低成本的優點,目前絕大多數家用電器中的遙控器就是使用了紅外數據傳輸技術。

2 近場通信與射頻識別技術的區別

射頻識別技術是 20世紀 90年代興起的一項自動識別技術,又稱為電子標簽技術,它利用無線電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在 RFID 系統中主要由射頻卡(應答器)和讀寫器組成,射頻卡和讀寫器之間通過電感耦合或電磁耦合方式實現能量和數據的傳輸。在電感耦合方式的 RFID 系統中,一般采用低頻和高頻頻率,典型頻率有 125 kHz、135 kHz、6.78 MHz、13.56 MHz 和 27.125 MHz。該方式的讀取距離一般在 0~100 cm,涉及 的 標 準 有 ISO11784/11785、ISO14443、ISO15693 和 ISO18000?3 等。在電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 RFID系統中,一般適合于微波頻段,典型頻率有433 MHz、800 MHz/ 900 MHz、2.45 GHz 和 5.8 GHz。該方式的讀取距離一般大于 1 m,涉及的標準有 ISO18000?4、ISO18000?6 和 ISO18000?7 等。目前在 RFID 系統中,射頻卡和讀寫器均有各自專用芯片,有的讀寫器專用芯片還支持多協議,但射頻卡和讀寫器之間不能進行角色互換。

NFC 是從射頻識別技術演變而來的,與其相近的是頻率為 13.56 MHz、符合 ISO14443[4] 標準的高頻 RFID 系統。NFC 技術在單一芯片上實現了讀卡器、卡片和點對點的多重功能,即根據不同應用需求可在不同工作模式間轉換,可以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相互識別和數據交換。

與射頻識別一樣,近場通信中數據也是通過電感耦合方式傳遞,但近場通信由于采取了特殊的信號衰減技術,其傳輸范圍比射頻識別要小,相對于射頻識別來說近場通信具有成本低、帶寬高、功耗小等特點。與射頻識別不同的是,近場通信具有雙向連接和識別的特點,且其傳輸速率可變為 106 Kb/s,212 Kb/s,424 Kb/s 或更高,而 ISO14443 標準下的 RFID 系統其傳輸速率單一且固定為 106 Kb/s。另外在安全性方面,近場通信更安全,響應時間更短,更適合在移動支付等無線短距離傳輸環境下的應用。

3 PN511系列芯片原理及應用

PN511、PN512、PN531、PN533 以 及 PN544 是 NXP 公司推出的系列 NFC 芯片。該系列 NFC 芯片支持卡、讀寫器及 NFC 三種不同的應用模式,工作頻率均為 13.56 MHz,作用距離為10 cm左右,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選擇106 Kb/s,212 Kb/s,424 Kb/s,今后可提高至1 Mb/s,兼容應用廣泛的 ISO14443 Type?A、B以及 FeliCa標準。

3.1 基本原理

與 RFID 一樣,NFC 工作于 13.56 MHz 頻率范圍,兼容 ISO14443及 Felica標準,也是通過電感耦合方式傳遞數據。與 RFID 不同的是,NFC 的傳輸范圍比 RFID 小,具有雙向連接和識別的特點,其傳輸速率可變。下面以 PN511為例進行分析。

PN511[5] 支持 3種不同的工作模式:支持ISO14443A/ Mifare和 FeliCa模式的讀寫器模式;支持 ISO14443A/Mi? fare和FeliCa模式的卡工作模式;NFCIP?1模式。

此外,PN512[6] 與 PN511的區別是還支持 ISO14443B 讀寫器模式,而 PN531[7] 與 PN511、PN512 的區別是內部增加了一個 51 內核的微處理器,并且提供多種接口。 PN533[8] 不僅支持完整的卡協議,還支持 Mifare Crypto加密算法,傳輸速率可達 848 Kb/s。PN544[9] 是第二代 NFC 控制器,功能更強大,應用于手機和便攜式設備。

3.1.1 讀寫器模式

PN511通常支持 2種讀寫器模式,即 ISO14443A/Mi? fare 讀寫器或 FeliCa 讀寫器,如圖 1 所示。在讀寫器模式下,PN511 能夠與非接觸 ISO14443A/Mifare、FeliCa 卡進行通信。

近場通信技術及其應用

(1)ISO14443A/Mifare讀寫器模式

ISO14443A/Mifare 讀寫器模式是根據 ISO14443A/ Mifare 規范進行通信的普通讀寫器,圖 2 描述了通信過程,表 1列出了通信參數。

近場通信技術及其應用

(2)FeliCa讀寫器模式

FeliCa 讀寫器模式是根據 FeliCa 規范進行通信的普通讀寫器。圖 3 描述了通信過程,表 2 列出了通信參數。

近場通信技術及其應用

3.1.2 卡模式

PN511 可以像 ISO14443A/Mifare或 FeliCa卡那樣尋址,并可以根據 ISO14443A/Mifare 或 FeliCa 接口所描述的采用負載調制的方法產生應答。但 PN511 不支持完整的卡協議,須由控制器或專門的安全訪問模塊(SAM)來處理。如圖4所示。Mifare卡工作模式通信參數、FeliCa 卡工作模式通信參數同上。

近場通信技術及其應用

3.1.3 NFCIP?1模式

PN511 支持 NFCIP?1 標準的主動式和被動式通信模式。主動式通信指主設備與目標設備都使用自己的射頻場來發送數據,被動式通信指目標設備采用負載調制的方法對發起端命令進行應答。傳輸速率為 NFCIP?1 標準所定義的 106 Kb/s,212 Kb/s 和 424 Kb/s。如圖 5 所示。其中主設備指產生射頻能量場并發起 NFCIP?1 通信,目標設備指采用被動式通信模式中的負載調制方法或使用主動式通信模式中自己生成和調制的射頻場來對主設備的命令作出響應。

近場通信技術及其應用

(1)主動式通信模式

在主動模式下,主設備和目標設備都使用自己的射頻場來發送數據,這是對等網絡通信的標準模式,可以獲得快速的連接設置。通信雙方采用發送前偵聽協議來發起一個半雙工通信。如圖 6所示。

(2)被動式通信模式

在被動模式下,主設備產生射頻場并選擇一種傳輸速率將數據發送到目標設備,目標設備不必產生射頻場,而采用負載調制方式對主設備命令進行應答。如圖7所示。

3.2 主要應用

NXP 公司的 NFC 系列芯片支持 3 種工作模式,即讀寫器模式、卡模擬模式、點對點模式。

在讀寫器模式下,可以作為非接觸讀寫器使用,支持 ISO14443A/Mifare 或 FeliCa 標準,實現與標準 RFID

近場通信技術及其應用

在卡模擬模式下,可以模擬成一張非接觸卡,支持 ISO14443A/Mifare 或 FeliCa 標準,但不支持完整的卡協議,不能完全替代標準 RFID 卡,如門禁卡(只識別序列號)等。

在點對點模式下,可以實現兩個設備間點對點數據傳輸。使用該模式,多個具有 NFC 功能的設備之間就可以進行無線互連,實現數據交換。

4 近場通信技術在移動支付中的應用

隨著移動通信等技術的發展,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手機為載體,通過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已日益成為國內外市場的熱點。當前使用手機就可以實現移動支付、身份驗證、一卡通、電子門禁、電子門票等多種應用。目前移動支付具有兩種基本支付方式,即基于近距離通信技術的現場支付業務和基于無線通信網絡的遠程支付業務。

由于移動支付涉及從芯片、卡片、手機終端、POS 機到后臺系統等諸多環節,因而是一個跨行業的應用。國內在移動支付應用上的解決方案主要有[10] :

(1)基于 13.56 MHz非接觸技術的 NFC方案;

(2)基于 13.56 MHz非接觸技術的雙界面卡方案;

(3)13.56 MHz非接觸技術的 SD 卡方案;

(4)基于 2.4 GHz的 RF?SIM 卡方案。

目前被國內主流運營商認可的是基于 13.56 MHz非接觸技術的 NFC方案。該方案有兩種實現方式:一種是將非接觸通信前端、安全芯片集成在手機上,但改造成本較高,未獲得大規模商用;另一種是將支付應用與射頻模塊分離,在移動終端中增加射頻模塊及天線,由于安全模塊集成在 SIM 卡上,用戶更換手機后,所有原來的服務仍可以繼續使用,現在市場上已有支持 NFC 功能的智能手機。后一種方式還可以支持卡模擬模式、讀卡器模式和點對點模式,另外通過 SIM 卡本身的安全機制以及不同應用間的隔離因而在安全性上也具有明顯的優勢。

5 結 語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旨在解決設備之間近距離互連問題,其有效通信距離在厘米到百米的范圍內,在眾多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中,近場通信是一項很有特色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近場通信的短距離交互簡化了認證識別過程,使電子設備之間的互相訪問更直接與安全。通過 NFC,手機、數碼相機等移動設備間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連接,實現數據交換。隨著在手機支付、電子門禁等領域的成功應用,NFC 技術將更加普及,同時與手機的結合也將越來越緊密。

非常好我支持^.^

(10) 90.9%

不好我反對

(1) 9.1%

( 發表人:龔婷 )

      發表評論

      用戶評論
      評價:好評中評差評

      發表評論,獲取積分! 請遵守相關規定!

      ?
      棋牌游戏代理| 迪威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百家乐三跳| 永嘉县| 澳门百家乐娱乐注册| 太阳城网上娱乐| 百家乐有看牌器吗| 福贡县| 豪华百家乐桌子| 八大胜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园棋牌| 百家乐官网算号软件| 百家乐赌博程序| 百家乐官网投注很不错| 免费百家乐统计工具| 百家乐官网路单破| 大发888游戏下载| 百家乐官网开户| 皇冠网址推介| 百家乐高档筹码| bet365提款时间| 在线百家乐赌场| 玉屏| 百家乐的最佳玩| 百家乐官网赌博代理荐|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ypu rd| 百家乐官网群shozo| 安仁县| 吕百家乐赢钱律| 巨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如何盈利| 大发888游戏平台 送1666元礼金领取lrm| 巴西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六合彩报码室| 百家乐打法心得| 百家乐官网透视牌靴价格| 大发888娱乐游戏技巧| 做生意摆放什么会招财| 百家乐官网太阳城线上| 威尼斯人娱乐城老品牌值得信赖| 女优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