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年前,一個靠著借來的25000美元開門做生意的新加坡小公司,到如今擁有遍布亞太區的40多個網點,年營收接近10億美元的電子分銷界翹楚,世健公司的發展堪稱是電子分銷行業中一個教科書級的成功范本。
了解這三十年電子分銷領域風云變幻的人,看到世健的成功,都不免會問一句“為什么是TA”?其實世健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潘勇升先生在多次接受全球媒體采訪、回顧公司發展歷程時,已經給出了答案。今天,我們可以將潘勇升先生對世健成功秘訣的解讀,歸納為三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搶先一步
1987年世健成立伊始,將為快速成長的亞太區電子行業提供專業的元器件分銷服務,作為公司的定位。而當時,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初期,經濟和社會發展剛剛褪去“舊裝”,前景不甚明朗。許多電子分銷屆的跨國“大公司”雖然對中國市場潛力充滿興趣,但真正行動時卻瞻前顧后,不敢“嘗鮮”。
而這也正好給作為海外華人的潘勇升先生領軍的世健這家“小公司”提供了機會!憑借著對市場的洞察,潘勇升先生判斷:中國當時的經濟基礎雖然薄弱,但是發展迅速,電子產品市場必將十分廣闊?;跐夂竦闹袊榻Y,以及對中華文化的深刻體認,潘勇升先生帶領世健用誠信和毅力敲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成為第一批在中國“扎根”的國際公司之一。
在深耕新加坡與中國的同時,世健又先人一步,將眼光投向了亞太地區的新興市場,如印度、 泰國、馬來西亞,到越南、印尼等等,提前進行布局。正是這樣“搶先一步”的勇氣和堅持,讓世健連續多年被亞太地區的客戶評為首選的電子分銷合作伙伴。
關鍵詞二:技術分銷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無論是在新加坡還是中國,電子元件行業都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換言之,大家“賺錢”很容易!因此大部分分銷商都著眼于當前,以傳統貿易型分銷的形態去消費經濟紅利。
而這時潘勇升先生卻意識到:傳統的貿易型分銷雖然當下利潤豐厚,但是長遠看必將遭遇到慘烈的同質競爭;而剛剛興起的、能夠為客戶提供技術服務的技術型分銷商,雖然在人員配備、前期投入和研發成本等方面有很高的門檻,但是一定會令公司獲得核心競爭力,代表著電子分銷業的未來,最終在市場上能夠生存下來并繼續發展的,必然是與客戶建立深層穩定關系的技術型分銷商!
于是,潘勇升先生領導世健開始著手培養和組建自己的工程技術人員隊伍,最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型分銷商的運營模式,形成了包括現場支持和研發兩個層次的技術分銷架構,用出色的技術服務將用戶牢牢地“黏”在自己身邊,打造了一個從原廠到分銷商,再到客戶的穩固生態系統。
世健轉型技術分銷商的優勢最終在市場上顯現了出來,特別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很多沒有核心競爭力的貿易型分銷商紛紛倒下,而世健卻可以在電子行業的利潤不斷減少的大背景下,通過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技術增值服務以及完整解決方案,取得更高的利潤。世健率先提出并踐行的“技術分銷”的理念,也成了電子分銷行業的“業規”,讓越來越多的分銷商效仿,轉型加入到技術分銷的隊伍中來。
關鍵詞三:以人為本
在世健的“成功學”中,“人”處于核心的地位。潘勇升先生奉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重視人才的培養,努力將世健經營成一個“大家庭”,為員工提供一個和諧團結的工作氛圍,營造一個無后顧之憂的穩定環境。在創業初期,老板、管理層和員工之間沒有界限、共同拼搏的氛圍,也一直延續了下來。潘勇升的管理哲學也成了整個公司的管理文化:想要員工專心工作,就要將心比心去關心員工,讓他們有一種歸屬感,這樣員工才能夠將公司的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積極進取。所以在世健,到處可見工作10年以上的老資歷員工,這在人員更新換代和流失率極高的電子科技企業內并不多見。
與此同時,這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大家庭”般的人際交往文化也從公司內部,延伸到世健與客戶、合作伙伴的關系中,讓世健與生產商、客戶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合作關系,成為可以彼此托付的緊密伙伴。
30年,對于一家從“零”開始并高速成長壯大的公司來說,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累加。我們在這里歸納的三個成功的“關鍵詞”,也無法完整涵蓋30年中世健公司所有的努力和付出。而世健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將這些代表公司發展正能量的“關鍵詞”不斷發揚廣大,最終從一粒種子,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