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終“芯”盤點:盤點一年來芯片產業發生的大事件和“芯”動事件。看看你都猜中了哪些?巨芯之爭:英特爾將首次代工ARM芯片,意圖繞道進軍移動市場;核戰之爭:高通與聯發科“核戰”炒得熱火朝天,我們看得不亦樂乎;國芯之痛:國芯嚴重缺乏,國人怎不痛心,幸得遇見“紫光”,說不定也是一線希望..
大雪將至,2013年很快就要過去了,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中,芯片產業都發生了哪些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今天,小編帶您一起回顧2013年電子行業的“芯”動向。
“核戰”,芯片產業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高通與聯發科的拼搶,還是蘋果64位A7掀起的浪潮,都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中國對IC業的大力扶持而引發的中國芯片產業一系列變動也成了下半年大家關注的又一個焦點。還有更多的焦點,接下來,小編為您一一呈現。
NO.1 巨芯之爭——英特爾將代工ARM芯片 繞道進軍移動市場
如果斗不過他們,就加入他們?,F在,英特爾正準備這樣做,為自己在移動端芯片市場的“敵人”ARM制造芯片。
據《福布斯》網站報道,10月29日舉行的ARM開發者大會上,英特爾的合作伙伴、美國電子行業公司Altera公司宣布,從明年開始,英特爾將會為該公司代工制造ARM架構的64位處理器。
媒體稱,考慮到英特爾之前正在千方百計打破英國ARM在移動芯片市場的壟斷,上述消息足以令科技行業大吃一驚。
科技市場研究公司“Insight64”的首席分析師布魯克伍德(Nathan-Brookwood)表示:“這可是個天大新聞,想像一下用英特爾一流的半導體生產線,制造ARM最強勁、最先進的64位處理器,這個組合是無人匹敵的?!?/p>
在半導體行業,英特爾擁有雙重身份,除了研發制造x86芯片(用于電腦、服務器)之外,英特爾擁有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線,可以為芯片設計公司代工制造產品,獲得代工費收入。
業內人士指出,代工Altera的ARM芯片,還只是一個起步動作。英特爾現在計劃和臺積電等代工大廠進行競爭,搶奪同為對手的高通、英偉達的代工合同。
上述分析師布魯克伍德表示:“只要價格合適,英特爾會為蘋果制造A7處理器,為高通制造驍龍芯片,或是代工英偉達的Tegra芯片。現在的問題是,這些 芯片巨頭,除了蘋果之外,是否愿意支付高價格,把肥水送給直接對手英特爾。不過對任何人來說,這樣的代工合作是符合商業常理的?!?/p>
媒體稱,只要芯片廠商開價合適,英特爾已經準備利用先進工廠制造ARM芯片,這樣其他代工大廠(比如臺積電、聯華電子、三星、IBM、中芯國際、GlobalFoundries)也將在英特爾進場之后壓低代工價格,這樣將會導致芯片價格下跌。
另外,蘋果的主力芯片代工伙伴,是三星。隨著蘋果和三星關系惡化,有傳言稱蘋果可能選擇臺積電、英特爾來制造處理器,不過這些傳言沒有下文。隨著英特爾以更開放態度進入代工市場,蘋果英特爾合作也并非沒有可能。
在x86芯片上,英特爾一直是王者,迄今仍然占據了全球將近八成的電腦芯片市場。然而在移動設備的興起中,英特爾反應遲鈍,動作緩慢,導致英國ARM公司逆襲稱王。此前,英特爾高層坦承,英特爾在移動芯片市場的份額,幾乎為零,面臨艱難的挑戰。
NO.2 iPhone 5S引領潮流 移動處理器進入64位時代
蘋果iPhone 5S的發布會并未給人們帶來太多的驚喜。但iPhone 5S搭載的64位A7處理器依然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至今熱度未消。雖然認為只是營銷噱頭的大有人在,但不可否認,64位處理器算是一個質的飛躍,這 是移動處理器在計算能力追趕PC一次巨大的進步。
其實,早在一年前,ARMv8架構就已經發布。除了蘋果此次發布的64位A7處理器是基于ARMv8架構外,高通,三星,英偉達,英特爾,都在基于這種架構開發64位移動處理器。
蘋果亮劍 各路好漢跟進
蘋果發布iPhone 5S的第二天,三星就公開表示其下一代智能手機也將采用64位處理器。從目前64位處理器的研發進展來看,三星跟上的速度很快。據稱,三星Exynos 線下的64位處理器的研發已經進展到最后階段,該處理器采用ARM Cortex-A50架構研發,最早將應用在Galaxy S5上。更有媒體認為,三星現如今依然在為蘋果生產A7處理器完全是為了生產自己的64位處理器作準備。不過話說回來,三星Galaxy S5明年采用自家的64位處理器的問題不大,因為現在安卓系統早已支持64位處理器,不需要進行任何改動或者特殊開發就刻采用64位處理器。所以說,只要 三星能夠成功研發,而且量產方面沒有問題,Galaxy S5有望兌現三星“下一代智能手機采用 64位處理器”的諾言。
無獨有偶,在 舊金山的英特爾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將添加64位能力到移動平臺上。其中研發代號為“Bay Trail-T”的英特爾凌動Z3000處理器系列,是英特爾首個移動多核系統芯片,是其面向平板和移動設備推出的最強大的產品??梢哉f,Bay Trail Z3000系列是專為運行Android和Windows 8.1的平板電腦準備的(它同時支持Android系統和完整的Windows 8操作系統,在性能、電池續航、圖形處理能力和豐富功能之間實現了完美的平衡,可為用戶帶來快速、流暢的使用體驗,全面滿足消費者和企業的需求。),英特 爾希望它們的新平臺能夠成功地做到一切,如果可以依賴Android做到則更好。
當然,還有此前提到過的高通、英偉達,他們也在積極備戰64位處理器之爭。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八核”之爭中與聯發科隔空嘲諷對“核”戰不屑一顧的高通,此次也積極備戰,足可見各大巨頭對64位處理器的重視。
NO.3 三星壓注體感芯片 買斷剛問世低價體感遙控芯片技術
手指在空中輕點兩下,手機屏幕就能解鎖;上下晃動手指,就能輕松瀏覽網頁內容——在GSMA展會上,一家來自國內廠商所展示的體感控制手機引來了圍觀:在手機中加入一個體感芯片,采用了聯發科MTK低端方案的手機也能實現這些以往只能在三星GlaxayS4見到的新奇功能,而這項技術的硬件成本,僅僅需要2美元左右。低廉的成本,使得體感控制在中低端智能機市場有了規模化可能。
不過,這項技術要大規模市場化仍需待以時日:上游芯片供應被三星買斷,而且技術本身的精確度和適用性仍有待提高。
成本相對低廉
對準手機比出剪刀手,攝像頭就會捕捉人臉并自動拍攝;沖著話筒喊一聲 “拍”后,手機也能自己拍出照片。在GSMA展會上,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鄒鵬程演示了他所帶來體感控制手機,除了這些應用外,手機也能夠實現手勢解鎖、滑動瀏覽頁面等基礎功能。
這些新奇的功能是通過手機前置攝像頭處的一枚紅外感應芯片實現的,技術與三星S4等高端手機體感控制的軟硬件原理類似:芯片采用紅外線發射和接受的方式,利用算法判斷出用戶手勢,觸發與之對應的操作。不過要完完全全開發出這套功能,手機廠家除了搭載硬件外,同時也要對安卓系統的底層系統進行部分修改,加入內置驅動,鄒鵬程介紹,“應用也要加入相應的程序,或者通過制作安卓系統ROM包的形式,讓更多的應用程序能夠支持手勢操控,不過對手機廠商來說并不是什么難題?!?/p>
這種技術的成本方案比較低廉,對手機的整體硬件配置沒有過高要求?!皢渭冃酒挠布杀驹?美元左右。成本不是很高。在采用MTK方案的手機上也能流暢運行,主打千元檔左右的中低端智能機市場。”鄒鵬程表示。
負責這項技術研發的產品總監王旭表示,他們已經推出了名為SmartDroid的第三方ROM包,并開發出了幾款手勢控制的APP,不過在精確度和適應度方面仍有待提高:“三星的S4已經可以實現1cm以內的精確定位,但我們目前還做不到那么精準,能實現較遠距離的單點監測。”王旭形象地說道:“比如說用手在屏幕前揮舞,它只能識別為一個物體,而無法辨認出五個手指,或者是手指開合的動作。而且在利用手指滑動瀏覽網頁時,要繞開屏幕才能繼續下拉頁面,否則屏幕會跟著手指滑回去?!?/p>
同時,這項技術日后在市場上的成熟,還要依賴于支持體感控制技術的第三方APP的豐富:“目前還只是應用在一些基礎操作領域,沒法做到支持復雜的手機游戲?!?/p>
NO.4 高通強勢 STE/瑞薩相繼放棄LTE市場
由于高通(Qualcomm)在高階長程 演進計劃(LTE)手機晶片市占遙遙領先,使得采取相近發展策略的ST-Ericsson和瑞薩行動通訊 (Renesas Mobile Communication)營收節節衰退,并相繼退場;有鑒于此,博通(Broadcom)、輝達(NVIDIA)和邁威爾(Marvell)皆全力開 發高性價比的整合型SoC,加速轉戰中低階手機市場,避免重蹈覆轍。
拓墣產業研究所半導體中心研究員許漢州表示,高通LTE方案已獲高 階智慧型手機兩大品牌商三星(Samsung)和蘋果(Apple)大量采用,形成很高的進入門檻;而中低階手機領域,ST-Ericsson與瑞薩行動 通訊又不敵展訊及聯發科的晶片價格攻勢,因而喪失與中國大陸電信商、品牌廠擴大合作的先機。在晶片訂單遲遲不見起色的情況下,ST-Ericsson與瑞 薩行動通訊遂難以負擔高昂的LTE研發與測試驗證開支,因而相繼吹起熄燈號。
ST-Ericsson與瑞薩行動通訊接連退出市場,已讓 博通、NVIDIA和Marvell等晶片商引以為鑒,并加足馬力布局中低階手機市場。許漢州強調,有能力開發多頻多模LTE數據機的廠商,未來將不再專 攻高階手機市場,而將改推高性價比整合型系統單晶片(SoC)方案,強攻中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特別是中國大陸電信商和品牌廠更是主要拉攏對象,以掌握人 民幣2,000元以下的中低價手機升級至4G的市場商機,并確保旗下LTE晶片有足夠的出??冢锡嫶笱邪l費用。
其中,NVIDIA已開始量產四核心4G整合型SoC;而今年下半年Marvell也將加入戰局,角逐中低價手機市場。至于博通則計劃在今年底前發布獨立型LTE晶片,并將于2014上半年打造整合型SoC,進一步加強產品火力。
許漢州認為,隨著中低價手機迅速崛起,行動裝置業者將更加注重物料清單(BOM)成本,即便要開發新一代LTE手機,晶片采購預算的增長空間亦相當有限,因此均希望導入整合型SoC,以減輕應用處理器和基頻處理器分開采購的成本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ST-Ericsson與瑞薩行動通訊皆已停止行動通訊數據機相關業務,但由于整合型SoC漸成為顯學,所以兩家公司手上握有的矽智財(IP)和技術專利仍極具價值。
也因此,業界已傳出目前僅具備應用處理器設計能力,且有足夠資金運用的蘋果和樂金(LG),可能出手購買ST-Ericsson或瑞薩行動通訊LTE數 據機相關資產。許漢州分析,蘋果因飽受三星LTE專利攻勢困擾,同時為減輕對高通的依賴,有機會藉由購并或購買IP取得數據機技術;至于后者在手機市場的 表現漸入佳境后,亦希望強化自家IC設計能量,進一步開發差異化功能。
NO.5 聯發科斥5億巨資進軍汽車芯片市場
前不久,聯發科與安徽合肥市政府簽約,將投資最多5億美元在當地設立研發生產中心,開發汽車電子芯片方案。
早在2003年7月,聯發科就成立了聯發科技(合肥)有限公司,這也是其在大陸最早投資的獨資子公司。
聯發科此番重金投資的合肥研發基地及汽車電子芯片項目將采用40nm工藝,研發生產汽車電子產品用的IC芯片,并建設營銷中心及合肥聯發科的研發基地。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出席儀式,并在儀式前會見了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一行。
如今,車載娛樂系統陸續整合了GPS、藍牙、觸控、視頻錄制等功能,對芯片處理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聯發科也在不斷加大對無線互連技術、電視芯片的投入。
此前在***,聯發科已經組建了一個100多人的研發團隊,開發車載娛樂系統芯片。
業內人士指出,聯發科早期關注光存儲、DVD播放器、BD播放器,現在重點經營智能手機、平板機和電視芯片,進軍汽車芯片市場也毫不意外。
NO.6 意法愛立信被迫解體 黯然離場
堅持4年之后,意法愛立信最終選擇了放棄。它的解體,意味著移動芯片市場上少了一個參與者,中移動的TD陣營中少了一個搖旗吶喊的先鋒。
4月份,愛立信與意法半導體公司向外界表示,2008年成立的合資公司意法愛立信將被關閉。公司關閉后,愛立信將承接該合資公司4G多模式調制解調器芯片產品線,而意法半導體公司將承接其他產品線,另有部分業務會被關閉。
在人事方面,愛立信將接收合資公司4450名員工中的1800名,這些員工主要來自于瑞典、德國、印度、中國的分公司;意法半導體公司將承接來自法國、意大利分公司的其中約950名員工,余下的1600多名員工將被裁掉。
錯失良機
在高通、聯發科等芯片廠商闊步向前的時候,意法愛立信卻止步了,淪為被淘汰者中的一員。
業界認為,意法愛立信的最大失誤,是沒有抓住智能手機的流行趨勢。在競爭激烈的芯片市場上動作太慢,使得它在與高通的直面競爭中,沒有為自己贏得發言權。而另一個幕后的原因是,它的客戶缺乏競爭力。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意法愛立信的主要是客戶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現更名為索尼)等手機廠商。隨著蘋果的進入,發生改變。
2007年,蘋果推出的iPhone,改變了整個手機市場的競爭態勢,也改變了手機芯片市場上的格局。在蘋果和三星主導的智能手機市場上,意法愛立信的尷尬盡顯——原先的核心客戶在蘋果和三星的打壓下,迅速潰敗。
其中,諾基亞不但交出全球市場老大的位置,還被迫與微軟組成同盟,才得以一絲喘息;而索尼愛立信更是在這股智能手機的風暴中淪落,最后公司解體被索尼接盤。而摩托羅拉的日子也不好過,它被谷歌收購,至今還未能緩過一口氣來。
手機銷售遇冷帶來的災難性后果,最終牽連到芯片企業,意法愛立信的江湖地位由此不保。無奈之下,意法愛立信開始自救,思考再三的意法愛立信,在2012年將目光轉移到千元智能機市場。
NO.7 國產首顆抗輻照四核并行soc芯片研發成功 性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從航天五院502所獲悉,由該所牽頭,與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合作研究的soc2012近日研制成功。該芯片是我國第一顆抗輻照四核并行soc芯片,性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與此前研制成功并已在軌正常運行超過一年的soc2008芯片相比,性能更先進。
據介紹,航天技術的發展對以星載計算機為代表的空間電子系統的性能、功能、體積、功耗、重量、可靠性及空間環境適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oc技術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可以將一個單板系統甚至整個系統的功能集成在一塊芯片上,提高了星載電子系統的內部集成度,提升了星載電子系統的設計效率,同時降低了星載電子設備的設計成本。
502所新研的soc2012最大的變化是由單核躍升到了四核,性能大幅提升、功耗低、接口更加豐富,在有高性能運算需求的成像類敏感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高性能控制器產品中有廣泛應用前景,能更好地適應我國航天未來多年的發展需要。
中國政府加大芯片產業扶持力度 政策即將出臺
如果把電子設備比作一個人,那么集成電路芯片就是這個人的心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這一“心臟”產業長期高度依賴進口,嚴重受制于人。不過,近年來高新技術的進口替代風潮興起,實現高新技術領域的國產化受到高度重視。日前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國家近期將出臺政策扶持芯片產業,支持力度和決心將遠超以往。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不管是軍隊、政府還是民用等各個領域,電子設備目前已經十分普及,實現芯片這一最核心部分的國產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內“芯”之痛
據權威數據統計,2012年全年我國芯片的進口額超過1900億美元。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芯片進口和原油進口的金額幾乎相當,而且,前幾年芯片的進口金額一度曾超過原油。
“目前我國芯片產業對外嚴重依賴,國內約有八成的芯片需要進口,其中高端的幾乎全部要進口,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們的電子產品需要看他人臉色行事?!币晃粯I內人士表示。
在整個電子產品中,芯片不僅是設備的核心,也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成本。對于產業來說,芯片的輻射效應十分明顯。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芯片1元的產值可帶動相關電子信息產業10元產值,帶來100元的GDP。
正因為如此,歐美發達國家一直對芯片領域十分重視,上世紀以來,產業內誕生了英特爾、AMD、ARM等巨頭。芯片行業同時也是個需要巨額資本支持的行業,僅英特爾2013年的資本支出就高達130億美元,占到每年收入的15%左右。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芯片產業起步晚、底子薄,早年的大型芯片如龍芯遲遲無法產業化,關鍵設備、原材料等長期依賴進口。從產業分工來看,國內從事芯片業務的企業以代工居多,創新能力不足,從業人數規模與研發實力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身份嚴重不匹配。
創“芯”之艱
新千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政策扶持我國的芯片行業。2000年6月,國務院頒布《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兩個目標:力爭到 2010年使我國軟件產業研究開發和生產能力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并使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成為世界主要開發和生產基地之一;經過5到10年的努力,國產軟件產品能夠滿足國內市場大部分需求,并有大量出口。2011年2月,國務院又頒布《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從財稅、投融資、研發、人才、知識產權多個方面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
NO.8 “門外漢”紫光入行 開啟中國芯片業整合序幕
目前國內已經“入行”的芯片設計企業還不到20家,真正能夠持續發展的企業僅有海思和展訊通信兩家。
“就像恒大進軍足球圈之前對足球了無所知一樣,在紫光收購展訊之前沒有人會將其與芯片結合在一起。”對于紫光集團連續兩次出手收購芯片企業一事,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評價道。
繼以18億美元收購大陸芯片第一股展訊通信之后,11月11日,紫光集團宣布以9.1億美元收購大陸另一芯片龍頭廠商——銳迪科。這也就意味著,紫光集團將坐擁國內前三大芯片設計企業中的兩家。而在此之前,紫光集團主攻生物醫藥、地產開發、IT分銷、仿真科技等產業,與芯片業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
業內認為,紫光集團極有可能合并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兩家企業合并后的年產值將達15億美元。這對中國芯片設計業來說,既喜又悲。喜的是,15億美元的年產值終于能夠擠進全球芯片設計企業前20名。悲的是,這么多年來,中國的芯片設計業過于分散,企業規模過小,國內前十大芯片設計企業的總產值加起來還不到高通的1/3。
芯片“門外漢”紫光
今年6月20日,紫光集團突然向展訊通信發出現金收購邀約。7月中旬,雙方宣布最終收購價格為每股美國存托股份31美元,收購總價約18億美元。業內普遍認為,展訊通信私有化的主要意圖是從納斯達克(3921.27, -10.28, -0.26%)退市,謀求未來在國內A股上市,以擴大融資規模。此前,展訊在美國資本市場不溫不火,市盈率長期在10倍以下。而紫光集團的國企背景和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可為其在國內IPO提供有利條件。
時隔四個月,紫光集團又向銳迪科發出現金收購要約,最終達成的收購價格為每股美國存托股份18.5美元,收購總價約9.1億美元。不過,紫光集團并不是唯一買家。在紫光集團向銳迪科拋出繡球之前,上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浦東科投”)已于9月向銳迪科提出報價,擬以每股15.5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尚未持有的銳迪科股份。
“實際上,紫光集團在策劃收購展訊時已經將銳迪科列入收購對象,只不過因為浦東科投的闖入而加速了進程。” 老杳向本報記者透露,浦東科投的進入主要代表上海市政府的意愿,希望留住本土企業。“但現在紫光集團跟銳迪科已經簽訂了并購協議,相信變數不大。”
展訊通信和銳迪科都是大陸芯片設計行業的翹楚,在2012年中國芯片設計企業中分別位列第二、第三。
“短期來看,紫光集團應該僅限于資本運作。但長遠來看,紫光集團肯定會對展訊和銳迪科進行合并?!崩翔帽硎?,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合并之后,雖然每年15億美元的營收仍只有聯發科的三分之一,但大家已經在同一級別競爭。
NO.9 反壟斷調查高通 關于本土芯片業如何發展的反思
中國國家發改委啟動了對公司的反壟斷調查。據分析認,目前手機芯片很大程度上仍是“黑盒”,而伴隨智能手機應用的逐漸推開,國家對此類使用廣泛的核心組件必須加強管理。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上的運作已經開始倒逼中國芯片行業整合。
手機芯片仍舊“黑盒”
一位信息安全領域的人士對媒體表示,從政治上說,高通作為美國公司,在棱鏡門的大背景下被調查完全可以理解。且目前手機芯片是個“黑盒”,外界無從了解安全性,智能手機的時代已經到來,國家應該對廣泛應用的產品的核心組件加強管理。
他同時指出,對國外芯片的安全性目前僅僅基于懷疑,需要有切實的安全性測試來扎實的檢測和提高所有手機芯片的安全性。
從產業格局領域分析,高通在中國LTE終端芯片中一家獨大。中國移動2013年Q2采購的TD-LTE終端采用高通芯片的比例超過60%,而有預期稱高通芯片可能會占到中國移動2013年所有采購的4G終端產品的70%左右。上述人士指出,高通在專利、技術上的領先決定了其不可替代,即使受到此次影響,也無傷根本。
從應用領域來看,國產芯片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替代進口產品。i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對媒體表示,大部分民用領域的國產芯片性能方面同國際巨頭的差異并不是非常大。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國家除了要對海思、展訊等國產芯片廠商加大扶持力度,也必須得期待國產芯片廠商能夠獨立加快技術創新,進一步縮小與高通的技術差距。
不難看出,明年,“芯”戰依舊會延續,無論是多核還是64位,廠商的競爭對于消費者來說都不是壞事。更好的性能更低的價格,作為一名消費者,小編想的是,讓2014年的競爭來得更猛烈些吧!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