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麥姆斯咨詢報道,東京工業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MEMS能量收集器,與傳統的將整個系統包含在單芯片中的駐極體MEMS能量收集器不同,該方案將駐極體和MEMS可調電容放在了不同的芯片中,從而使設計更自由更靈活,這對未來的物聯網應用至關重要。
2019-02-10 09:01:27
2682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以在極端條件下使用的新型光學壓力傳感器。這種光纖傳感器不但可以測量高達1800萬帕(2620磅/平方英寸)的壓力,將感測頭放進-196°C的液態氮中或者加熱到 538°C,性能也不會有明顯改變。
2019-08-23 08:30:17
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以在極端條件下使用的新型光學壓力傳感器。這種光纖傳感器不但可以測量高達1800萬帕(2620磅/平方英寸)的壓力,將感測頭放進-196°C的液態氮中或者加熱到538°C,性能也不會有明顯改變。
2019-09-02 08:04:30
最近科學家們在污染區 分離出一種能夠發熒光的細菌,此種細菌含有熒光基因,在污染源的刺激下能夠產生熒光蛋白,從而發出熒光。可以通過遺傳工程的方法將這種基因導入合適的細菌內,制成微生物傳感器,用于環境監測。現在已經將熒光素酶導入大腸桿菌(E.coli)中,用來檢測砷的有毒化合物[8]。
2019-07-10 07:57:33
生物電磁波揭密場導發現(俄羅斯華裔科學家寫的腦控技術叢書)
2020-03-05 09:31:41
國外媒體報道,用細菌制成的電池很快將會為我們的電子產品提供電能。科學家已經發現,可以把細菌體表蛋白生成的能量收集起來,作為電能。這項重大突破將會導致由細菌產生的清潔電流,或稱“生物電池(bio
2013-12-03 12:41:07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最新建造了一臺機器,能借用量子力學領域的“糾纏”現象,使光子的“行動舉止”與固體粒子一樣。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除了有助于科學家們對物質的基本屬性進行
2014-09-28 10:34:27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很快將根據腸子的波動情況當場揭穿騙子的謊言。 該大學的科研小組還認為,將來有一天,以記錄心臟活動為主的多種波動描記器將極大地提高其工作質量
2018-10-24 11:40:31
研制出一種設備,可以利用靜電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給手機電池充電。這種技術在行業內尚屬首創。從理論上來說,人們在行走坐臥甚至呼吸時產生的多余的能量都可以給體內植入的醫學設備和其他電子產品供電。然而,利用
2012-12-04 10:25:29
ofweek醫療科技網訊 少電影或文學作品均曾經假設,人類死后會面對不同的景象,然而真相又是如何。美國有科學家指出,人在死后意識仍有可能運作,可能會聽到醫護人員宣布自己死亡的訊息。香港東網10月19
2017-10-20 14:57:09
TI科學家談浮點DSP未來發展 自十多年前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DSP)誕生以來,便為實時信號處理提供了算術上更為先進的備選方案。不過,定點器件至今仍是業界的主流--當然低成本是主要原因。定點DSP每
2009-11-03 15:18:49
一、簡介何為生物電?1 ECG:心電圖。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心臟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起搏點、心房、心室相繼興奮,伴隨著生物電的變化,通過心電描記器從體表引出多種形式的電位變化
2021-07-12 08:06:25
STEVAL-IME002V1,演示板圍繞新型HM301D診斷質量模擬前端設計,用于生物電傳感器和生物阻抗測量。該電路板旨在演示HM301D在心電圖儀(或患者監護系統)中的應用。它包含一個來自STM32系列的32位微控制器,用于管理HM301D的SPI協議,以及與PC之間的USB通信。
2019-08-15 08:52:05
人類的大腦是最復雜的器官,以至于到現在我們對自己大腦的真正了解還知之甚少,但是這似乎并沒有停止人們對探尋自己大腦的腳步。最近來自LawrenceLivermore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正在致力于研發出
2014-07-31 17:54:02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利用微生物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裝置。
2019-09-10 10:44:54
(MEMS)加速度計,被包裹在具有黏性的彈性硅膠中,穿戴性很強。 生物發光傳感器 生物發光傳感器其實是一種新型的研究手段,由美國范德堡大學的一組科學家通過對熒光素酶這種生物酶進行基因改造而發明出來
2016-12-09 12:15:42
了一種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發電的燃料電池。這樣的生物電池可為植入糖尿病患者體內的測定血糖值的裝置提供充足的電量,為心臟起搏器提供能量。“尿液發電”:為處理密閉的宇宙飛船裡宇航員排出的尿液,美國宇航局設計了
2013-12-03 12:34:24
微型機電系統(MEMS)加速度計,被包裹在具有黏性的彈性硅膠中,穿戴性很強。 生物發光傳感器 生物發光傳感器其實是一種新型的研究手段,由美國范德堡大學的一組科學家通過對熒光素酶這種生物酶進行基因改造而
2018-11-08 15:55:09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我們人類最為廉價和環保的一種可再生能源。日前來自中國合肥國家物理科學實驗室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由鈷制成的新型納米材料,可以將二氧化碳氣體轉化為一種稱為甲酸鹽的清潔燃料。 研究
2016-01-21 10:48:39
脈沖生物電作用于體表,刺痛感明顯,求指點
2016-06-22 22:38:43
和熱電池等幾類。 2.生物電池:將生物質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生物電池是指將生物質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生物質蘊涵的能量絕大部分來自于太陽能,是綠色植物和光合細菌通過光合作用轉化而來的)。從原理上
2018-12-22 18:26:34
現在,科學家們將細菌融入紙基電池中,已經可以為幾十億的傳感器和設備造出廉價、持久的能源了!那么,這是一種怎樣的神奇科技?一起往下看吧!圖:Photo: Seokheun ...
2021-07-05 07:56:21
的一組科學家通過對熒光素酶這種生物酶進行基因改造而發明出來。據研究人員介紹,這一新型傳感器可用來追蹤大腦中大型神經網絡的內部互動情況。 研究小組領頭人CarlJohnson教授說:“長期以來,神經系統科學家
2016-12-19 15:47:22
幾種新型電池簡介一、 菠菜電池科學家參照太陽能電池原理,利用生物技術手段發明了新型菠菜電池。科學家們首先從菠菜的葉綠體中分離出多種蛋白質,并將這些蛋白質
2009-11-05 15:17:44
16 什么是微生物電池?
Title 微生物電池 煤炭、石油、天然氣,是
2009-10-23 13:31:07
693 美國科學家成功利用病毒制作鋰離子電池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制作電池的轉基因病毒。這種新的方法能夠制
2009-10-27 09:53:16
417 什么是細菌電池?
生物學家預言,21世紀將是細菌發電造福人類的時代。說起細菌發電,可以追溯
2009-10-28 12:59:55
734 技術新動向微生物細菌驅動的電池!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日前稱,他們目前正在研發一種新型的細菌電池,這種電池
2009-10-28 13:08:09
680 細菌電池有跟些優點?
生物學家預言,21世紀將是細菌發電造福人類的時代。說起細菌發電
2009-10-28 13:43:55
1107 科學家開發旋轉電池 將用于驅動汽車(圖)
2009-11-10 13:41:02
485 韓國科學家開發安全鋰電池材料
近年來發生的多起手機、筆記本爆炸起火事故,讓現在的人們在使用鋰電池設備時都多了一分小心。現在,來自韓國的科學家們研發出
2009-11-24 16:19:14
339 韓國科學家開發安全鋰電池材料
2009-12-15 11:48:10
637 科學家證實太陽能電池“雪崩效應”
荷蘭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為納米半導體晶體中的電子“雪崩效應”(avalanche effect)找到了確
2010-01-13 09:33:32
771 生物電池玩具車
1月19日,在日本東京
2010-01-20 09:32:38
1134 意科學家研發出高效率LD泵浦中紅外激光器
《OPTICS LETTERS》最近發表了意大利科學家Nicola Coluccelli等人的文章,報道了LD泵浦高效率中紅外激
2010-01-25 09:28:42
795 愛爾蘭科學家開發出業內首款非節型晶體管
愛爾蘭丁鐸爾國家研究院的科學家最近宣稱他們成功制出了業內首款非節型晶體管,并稱此項發明對10nm級別制程意義重大
2010-02-24 10:08:25
578 科學家新發現:碳納米管產生大電流(新型發電方式)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發電方式,利用碳納米管產生出大電流,可為超小型設備提供電能,而且納米管產生
2010-03-15 08:44:17
1051 科學家發現鋰硫能讓電池電量增強四倍
無論是我們這些科技重度使用者,還是打造電子產品的廠商們,大家都在努力如何讓電池續航
2010-03-23 08:52:24
1093 無奇不不:土豆也能制作成生物電池
土豆制作的生物電池,真正的綠色環保能源。原理很簡單,兩個電極一邊是銅,一邊是鋁(鋅,鐵都行)土豆
2010-03-29 08:34:52
2056 科學家開發生物芯片傳感器 可檢測H1N1病毒
2010-01-11 09:29:06
881 英國科學家已經著手設計“空中高速公路”,正在研發一種能穿梭于空中的新型汽車。預計大約30年后,我們有可能駕駛這種新型的汽車在空中有規則地穿梭。
2012-04-17 09:11:29
994 美國科學家成功研發出一種透視圖像芯片,原理是利用一種能穿透日常生活物件的電磁波進行掃描探測,令配備了這芯片的手機具備透視能力,可看穿墻壁和別人身上的衣服。
2012-04-23 10:00:16
1188 法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以阻擋Wi-Fi信號的新型壁紙,它既美觀,又可見將信號的范圍控制在使用者所在的房間內。這種壁紙將于2013年上市發售,價格僅略高于中等普通壁紙。
2012-05-15 09:13:17
466 現今的智能手機更加復雜,但是它的電池技術仍相對落后,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最新研制迄今功能最強大的微電池,其充電速度比現有鋰電池快1000倍,僅1秒鐘便完成充電。
2013-04-22 09:45:42
1210 科學家研發出弱光情況下的3D高清掃描儀技術,它可以巧妙利用單光子在光線極弱的情況下創造出物體的清晰圖像。
2013-12-02 11:47:02
1102 ,這意味著日后用戶不需要隨身攜帶充電寶,甚至手機都不需要配備電池了。 WiFi信號轉化為電力 美科學家研發無電池手機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員史密斯制造了兩部沒電池、但內置可檢測和反射電視信號天線的流動裝置,兩者通過互相反射訊號,制造摩斯密碼來溝通和交換
2017-12-06 16:20:01
206 近日,美科學家研發出一款具有觸覺感應系統的鞋子,能夠通過震動強度提示使用者前方的障礙物分布情況,從而減少跌倒的幾率。
2018-04-17 09:22:00
1123 10月29日消息,專家們一直認為地震時可以預測的,而且隨著機器學習技術的最新發展,科學家們認為這一天不會太久。這一結論源于科學家們已經研發出一種能夠“聆聽”巖石的機器人。當特定的巖石在地震前不久放置到壓力不斷增加的設備上,它就會釋放出一種低沉的轟鳴聲。
2018-03-19 03:50:00
464 一般來說傳統鋰電池在-20℃發揮出50%性能就已經算是最優水平,但是今日報道中國科學家研發成功零下70℃可正常使用的鋰電池,具顯著應用潛力,甚至還有望用于極地或太空。
2018-03-01 15:26:47
603 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一種 新型鋰空氣電池 ,可在自然空氣環境下工作,并在破紀錄的750次充電/放電循環后仍能正常工作。研究人員表示,這款鋰空氣電池有望掀起電池領域的新革命,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
2018-03-27 16:06:02
1913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7/3E/wKgZomUMQ0iAQL65AAAUpBUk_Gg708.jpg)
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發布消息稱,該校研究人員經過8年努力,研發出了新型半固態氧流量鋰電池NESSOX。具有高達1MWh/t(即1000Wh/kg)能量密度,可以像汽車“加油”一樣,在幾分鐘內通過更換
2018-06-14 16:05:00
1263 科學家們研發出了一款機器人,該機器人配有一種算法,可以繪制空間地圖,創建一個擁有不同行走方式的數據庫,即便是它的腿損壞、折斷或缺失了,也能很快恢復。
2018-05-08 15:02:06
3008 錳酸鹽銀納米片能夠讓科學家能夠以更低成本制造出更安全、更節能的鋁空氣電池。據外媒報道,韓國蔚山國際科學技術研究所(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2018-10-17 15:09:00
1070 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機器人化學家,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徹底改變新分子的發現方式。科學家也希望通過這一技術能夠發現新的藥物。
2018-11-05 10:26:06
1180 美科學家研制新型相機可黑暗中拍3D照片 關鍵詞:相機,黑暗,3D照片 家用電子 時間:2014-01-09 15:55:24來源:互聯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研制了一種新型相機,能夠在幾乎完全漆黑的環境下拍攝3D照片。這種相機利用幾乎不可見的物體反射的光子繪制3D圖像。
2019-06-07 15:34:00
1857 據報道,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方法,利用活的植物發電從而點亮LED燈泡,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發電的“綠色”解決方案。這種能發電的植物由天然的和人造的葉子制成,當風吹向植物并移動樹葉時,就能產生電。
2018-12-24 17:14:27
6086 來自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以及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一隊科學家,剛剛展示了一種新穎、實惠的微流體裝置,能夠快速檢測血液樣本中漂浮的癌細胞。
2019-02-28 14:34:06
2621 近日由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科學家研發的的新型四軸飛行器能夠適應不同運輸方式。這種無人機撞到地面時會將其螺旋槳臂變為輪子,從而繼續移動。
2019-05-23 16:03:44
1834 近日,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研發出一種名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可以對人體可穿戴式醫療設備進行充電的小型便攜式納米發電機,患者可以通過日常的活動對該發電機進行充電。
2019-07-29 15:30:20
1477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9F/09/pIYBAF0-oOaAAIS5AACT7rsA0RE431.png)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電解液,他們說,這種電解液有助于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性能提高,也有助于電池壽命的延長。
2019-08-17 10:39:49
549 據外媒報道,來自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SEAS)和加州理工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軟體機器人。 這種軟體機器人可以響應外部刺激而移動和改變形狀,為未來的無系繩軟體機器人鋪平了道路。
2019-08-27 17:10:41
2985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 )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解決數字技術能源危機的新型計算機存儲器并獲得了專利。在科學報告中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描述了這種電子存儲設備,據說它將以超低的能耗改變日常生活。
2019-09-03 16:19:30
456 據外媒消息報道,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新的化學物質,從而可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使此種電池能夠超越傳統的鋰離子電池。
2019-12-03 09:37:17
815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 )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解決數字技術能源危機的新型計算機存儲器并獲得了專利。在科學報告中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描述了這種電子存儲設備,據說它將以超低的能耗改變日常生活。
2019-12-06 11:37:31
564 康奈爾大學、普渡大學和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新的3D打印材料,其設計靈感來自人體骨骼。研究小組說,骨骼和3D打印建筑有一些共同點。
2019-12-12 16:00:22
3180 加利福尼亞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反向太陽能電池”設備,該設備可以利用夜間從地面流入太空的能量為家用電器等供電。這項技術可以填補僅在白天工作的太陽能電池板所留下的空白。
2019-12-19 17:01:45
3298 對于智能手機來說,目前最大的瓶頸就是鋰電池,不少科學家也都是在積極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據外媒報道稱,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電池,該小組稱這種電池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鋰硫電池,可以讓一部智能手機連續運行5天。
2020-01-08 11:10:57
1789 布里斯托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葉綠素和細菌葉綠素開發了一種光合作用蛋白系統,以增強太陽能技術設備的可持續性。在此過程中,科學家們證明了這兩種葉綠素可以協同工作,實現太陽能轉換。
2020-03-27 10:48:39
515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B9/2A/pIYBAF59aQeAQ4OiAAAURzL6sxk381.jpg)
據外媒報道,有機電子實驗室的科學家近日開發出一種靈敏、透明且可印刷的超靈敏熱傳感器。
2020-04-02 19:55:04
2539 南丹麥大學(USD)研究鈉離子電池的科學家們發現,一種包含鐵、錳和磷的新型電極材料可以提高電池的功率和容量。
2020-04-23 22:05:55
2870 電氣工程學助理教授Dion Khodagholy致力于開發生物電子設備,這些設備不僅快速,靈敏,具有生物相容性,柔軟和靈活,而且在人體等生理環境中具有長期穩定性。
2020-04-29 15:58:06
2232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聽說植入式“腳手架”狀材料可以幫助治愈骨骼受傷。科學家們現在已開發出一種新型材料,專門針對難以治療的骨軟骨損傷。
2020-05-15 09:06:34
624 以英國電化學儲能研究機構法拉第研究所(Faraday Institution)為首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全面追蹤鋰電池的微觀工作過程的方法,研究小組將復雜的計算機成像和數學建模結合起來,對鋰電池的工作原理有了新的認識。
2020-05-26 23:58:10
1876 昆蟲的復眼是由多顆“小眼”組成,數量從數百到數千都有,這些小眼睛讓螞蟻、蒼蠅等昆蟲擁有超廣視野與快速偵測運動的能力,而最近沙特阿拉伯科學家就從大自然獲得靈感,想提高太陽能板的捕光能力,研發外觀神似Disco彩球的球形太陽能,更聲稱發電效果比一般的2D太陽能電池還要多101%。
2020-06-30 14:09:16
2232 據外媒報道,用太陽能電池板從太陽中獲取能量只是事情的一半 --這些能量需要儲存在某個地方供以后使用。在液流電池的情況下,存儲被歸結為大桶的液體。現在,由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創造了一種新型太陽能液流電池,它高效且持久。
2020-07-15 11:54:21
628 在測試階段。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7月15日報道,由阿爾卡季克拉舍寧尼科夫教授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在《納米能源》雜志上撰文指出,用特殊多層結構鈉電池代替鋰電池的技術有望測試成功。該團隊集結了多位科學家,他們分別
2020-07-20 14:29:14
515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一些微針貼片,也有一些廉價的一次性紙質生物醫學檢測包。日本科學家現在已經將兩者結合起來,利用紙質微針貼片測量血糖水平。通常情況下,微針貼片由一個小的聚合物方塊組成,方塊的底部釘有一系列細小的針頭。
2020-09-15 10:45:16
2051 香港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電池,他們說,在加速測試條件下,這種電池可以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0%以上。該設備基于二維金屬有機框架。
2020-09-26 11:42:38
878 科技日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通訊材料》雜志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游泳、漂浮和捕捉
2020-09-29 17:27:36
2086 據英國《通訊材料》雜志9月24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歐洲科學家團隊宣布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據悉,這種機器人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行走、游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的動作。團隊聲稱,這種
2020-09-29 17:32:16
1837 又到了鋰電池技術全面突破的時候了,這次是中美科學家聯手合作,研發的新型黑鱗鋰電池充電9分鐘可以充入80%電量。
2020-10-10 14:43:52
2279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C9/51/o4YBAF-BVs6AWtHdAAF5fLgo2qw685.png)
悉尼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傳感器——光子波前傳感器,可以抵消恒星的閃爍,使其更容易觀察可能圍繞恒星運行的行星。
2020-10-22 15:31:46
1934 當需要追蹤人類手部移動位置時,通常都會使用裝有傳感器的手套。然而,科學家們近期研發了一種新的試驗性系統,僅僅利用一個裝在腕表上的攝像頭,即使拍攝不到用戶的手指動作,亦能追蹤其3D手勢。
2020-10-23 17:44:55
1804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太陽能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據外媒報道,韓國科學家創新設計高功率透明太陽能電池,推動實現離網生活,構建可持續綠色未來。
2020-11-11 11:00:07
1647 現在,科學家們將本世紀中葉物理學家和電影制片人的愿景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時髦的虛擬現實體驗。在上周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款使科學家能夠使用虛擬現實(VR)頭盔進入細胞或其他生物結構內部并進行探索的新型軟件。
2020-12-07 11:15:29
2102 用生物質代替原油和天然氣制造塑料材料具有許多環境效益,但這些所謂的生物塑料往往在一些關鍵領域表現不佳。阿克倫大學的科學家們可能已經找到了解決這樣一個缺點的辦法: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形式的PLA塑料,可以用來容納沸騰的液體。
2020-12-07 11:56:14
1357 據外媒報道,被科學家和醫學專業人士稱之為“超級細菌”的耐抗生素細菌數量不斷增加,這促使研究人員不得不尋找新的方法來打敗它們,如果可能的話,防止更多的該類型細菌出現。在醫學領域,濫用抗生素被認為是這些超級細菌站穩腳跟的原因,但這并不是唯一一個可能使用抗生素危害地球的行業。
2021-01-06 11:41:44
1578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2/pIYBAF_1Mf-ATUJNAAKfsa7eKOw840.png)
基于“藕斷絲連”這一自然現象,中國科學家再次秀出了令人側目的研究成果,而它就是新型仿生手術縫線。
2021-01-21 09:26:44
1493 導讀:瑞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的氣凝膠工藝來制造鋰離子電池的硅陽極,有望提供比現在銷售的電池容量大大增加的電池。通過在石墨上生長納米大小的硅顆粒,該研究小組能夠展示一種克服硅作為負極材料常見的許多
2021-02-22 11:52:55
1307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當科學家希望遠距離收集海洋學數據,但同時又不干擾海洋生物時,往往使用自主“水下滑翔機”。科學家近日研發出一種新的號稱具有高度機動性的“水下滑翔機”,但它卻沒有外部推進或轉向系統。
2021-02-24 16:41:58
1431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一支科研團隊近日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低成本的可穿戴設備,可以將人體轉換為生物電池。這款可穿戴設備具有足夠的彈性,你可以像戒指、手鐲或其他任何接觸皮膚的配件一樣佩戴它。它還能挖掘人的自然熱量--利用熱電發電機將人體內部溫度轉化為電能。
2021-02-25 16:39:43
1485 仁川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既薄又結實的新型膜,可以解決任何弊端。使用新方法制造的新型聚合物離子交換膜可以實現比現有燃料電池更便宜,性能更高的燃料電池,朝著實現氫經濟邁進了一步。
2021-03-05 18:05:00
1901 1928 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一種新霉菌,具有極強的殺菌作用,因為是青霉分泌的,被命名為青霉素,這一藥物被丘吉爾稱為 “二戰時最偉大的發明”,將人類平均壽命延長了20多年。 今天有科學家認為
2022-09-19 19:29:11
417 病原體,幫助各國走出大流行病的陰影。 大多數LED發出可見光,但理化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創造了一種LED,它在遠紫外線的一個狹窄區域內發光,對人類是安全的,但對病毒和細菌卻是致命的 紫外線殺菌燈對消滅細菌和病毒極為有效。事實
2022-10-12 09:54:40
279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6F/68/poYBAGNGHmKARLatAALezvbsrEg291.png)
“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本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國聯通下轄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AI科學家廉士國博士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 ? ” ? 據了解,美國斯坦福大學全球
2022-11-07 16:18:11
227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