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Integrations(PI)于2019年7月27日發布了結合PowiGaN技術的全新InnoSwitch?3系列恒壓/恒流離線反激式開關電源IC,利用GaN(氮化鎵)技術,讓InnoSwitch的產品在整個負載范圍內提供95%的高效率轉換,并且在密閉適配器內不使用散熱片的情況下可提供100 W的功率輸出。
這款產品的發布日期專門選在了PI二季度財報當天,足見該技術對PI未來的重要性。PI總裁兼首席執行官Balu Balakrishnan表示:“在實現高效率和小尺寸方面,氮化鎵是一項明顯優于硅技術的關鍵技術。我們預計眾多電源應用會從硅晶體管快速轉換為氮化鎵。自從我們在18個月之前推出硅技術新器件以來,InnoSwitch3已成為離線開關電源IC市場當之無愧的技術先行者,隨著我們的反激式產品在效率和功率能力的提高,新的氮化鎵IC進一步鞏固了我們的優勢地位。”
實測結果顯示,帶有PowiGaN技術的InnoSwitch3系列可以實現超過100W的輸出功率,同時Rdson損耗達到了最低,效率也是前所未有的高。
為什么要使用氮化鎵
Balu Balakrishnan表示,移動設備正在進入快速充電器的新階段,受到多種融合趨勢的催化。
首先是新的USB PD充電標準,它與新的Type-C連接器配合使用,可以為任何移動設備提供高達100瓦的功率。
其次,OEM的產品為了延長電池使用時間而做得容量越來越大,預計5G手機時代更加明顯,這會消耗更多功率,但也會鼓勵更多地使用耗電量大的功能,例如流媒體視頻。
第三,隨著手機市場陷入低增長或負增長,許多OEM已將充電速度視為差異化競爭力,快充成為了整個行業的趨勢,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發揮作用。
“我們相信我們擁有業界最好的技術來應對快速充電趨勢,我們認為隨著功率水平的不斷提高,公司的技術優勢將會增加。效率在快充中至關重要,因為適配器的外形太小,同時缺乏主動散熱功能,容易造成散熱不好,而集成也很關鍵,因為高功率充電器通常具有更高的復雜度和更多的元件數。而PI的 InnoSwitch產品無論效率還是集成度,都是市場的領導者。 ”Balu說道。
Balu強調,“我相信我們是目前唯一一家大批量生產高壓GaN基產品的公司,事實上,目前一些零配件市場已經采用了我們的GaN產品。”
Balu表示,PI在時機上處于有利位置,同時在技術方面也是如此,PI所專長的高可靠,無需光電耦合器的技術可以為客戶提供諸多便利。“事實上,我們迄今為止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是由客戶推動的,他們來找我們要求為他們提供產品。”Balu說道。
Balu認為,GaN的關鍵點不在適配器,而是功率轉換的本身,一般來說,30至40瓦應用的任何產品都有機會用到GaN技術,更高功率的產品更是只有GaN可以滿足。
PI GaN系列產品初出茅廬便嶄露頭角
根據拆解顯示,包括Anker、Aukey、Ravpower等多家公司均已采用了PI的PowiGaN方案,而無一例外,所有配件廠都將GaN技術作為產品的主要賣點之一。正如Anker CEO陽萌在紐約發布會中所說:“傳統充電器使用Si(硅)作為半導體材料,不僅體積占比高而且效率低下,在充電時由于散熱問題會浪費了20%的潛在能量。安克創新在過去的12個月一直在研究GaN技術,就是為了讓充電器降低能量損耗,同時充分減小其尺寸。”
比如曾經拆解的ANKER著名的PowerPort Atom PD 1氮化鎵充電器,就是采用了PI的SC1933C,內置氮化鎵技術,不過當初PI還沒有對外公布PowiGaN這項技術,因此也誤稱為PI InnoGaN 系列,但無論如何這都是PI面向商用的首款GaN產品,并且近半年來也得到了市場的充分驗證。
在SC1933C中并沒有明確指出GaN產品。
但是在InnoSwitch3的Datasheet中已明確指出包括INN3379C及INN3370C采用了750V GaN 開關。
PowiGaN技術的優勢
氮化鎵憑借其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壓高、熱導率大、電子飽和漂移速度高、抗輻射能力強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等優越性質,確立了其在制備寬波譜、高功率、高效率的微電子、電力電子、光電子等器件方面的領先地位。
PI資深技術培訓經理閻金光(JASON YAN)指出,具體在PI所專注的充電領域,氮化鎵具有包括Rdson更小以及開關損耗降低。Rdson的降低,意味著導通電阻更小,也就是帶來更小的導通損耗。而對于開關損耗來說,主要是從電壓從高壓到0時電流從0到最大,這其中的交疊區域會產生功耗,GaN由于可以具有更高的轉換頻率,因此開關損耗也更低。
如上圖所示,對于導通損耗與開關損耗來說,GaN都比Si MOSFET要小,也因此實現了更小的尺寸和更低的功耗損失。
閻金光表示,正是因為GaN的效率足夠高,因此可以節省散熱片設計,從而實現小尺寸高效率的緊湊型適配器設計,通過更好地控制內部溫升,以及GaN相對Si更強的抗高溫特性,因此十分適合對體積、效率和壽命都有要求的場合。
具體來說,包括非原裝USB PD適配器、高端手機充電器、筆記本適配器及其他隊尺寸或效率有要求的諸如家電、電視機、服務器待機電源、電腦、游戲機等,此外還有一些希望采用InnoSwitch系列產品,但是又需要更高功率輸出的場合都是PowiGaN產品應用的市場。
為什么GaN剛剛開始騰飛?
閻金光表示,十幾年前業界就開始進行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的產業化研究工作,但無論是GaN還是SiC的良率都非常低,因此成本很高。同時GaN的應用還非常難,因為是高速器件,PCB Layout非常敏感,EMI設計很難,而PI通過集成化方式,將所有設計挑戰都放到了芯片內部,增加了產品的可靠性,降低了設計難度,使得GaN技術的大批量市場化應用成為可能。
“從電源設計流程到器件的開關頻率、工作波形、外部元件的選用以及EMI/ESD考量等,PowiGaN技術的InnoSwitch3和以前沒有任何區別,更加易于被設計工程師所接受。”閻金光說道。
閻金光補充道,針對GaN的電源應用,我們并不崇尚更高開關頻率的應用。雖說頻率越高的話變壓器體積可以做得越少,但是頻率高意味著電磁干擾越強,為了滿足EMI規格需要增加額外的濾波器等電路,反而會增加整個方案的體積,因此在InnoSwitch3中GaN的工作頻率和過去的基于MOSFET的產品一樣,這也是權衡的結果。
Balu也在投資者峰會時說過類似的話,PI的GaN技術與目前普遍討論的GaN技術不同,PI是完全在內部開發的,并且是專門針對電源轉換設計的應用。其次,GaN尚未商業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GaN在分立電路中非常難以駕馭,頻率太快,很難對其控制或者保護,PI的解決方式是集成在系統級芯片中,解決了客戶使用難題。“事實上,如果你把帶有GaN的Inno 3放在其中,除了性能更好,它看起來就和其他Inno 3一樣。“PI內部研究了所有的安全功能并以適當的方式驅動GaN,并且我們有著多年的研發經驗,達到了批量出貨階段,并且得到了客戶的積極反饋。”
閻金光特別強調,PI的PowiGaN技術采用的是單芯片方案,并且所有的工藝都是由PI自己開發的,完全專有的技術,不會被其他廠商所利用,同時在供應鏈方面PI也選擇的是長期穩定的代工合作伙伴,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PowiGaN應用到InnoSwitch3的各系列中
目前InnoSwitch3的全系產品 (CP/EP/Pro)都已成功導入GaN技術,并實現量產。
如圖所示,其中CP是恒功率應用場合,EP適合敞開式應用,而PRO則帶有數字接口,支持USB PD+PPS模式,可以使得適配器的輸出更加精準,無需手機內部額外的DC-DC轉換器,實現適配器輸出的智能化數字化控制。
為了加速PowiGaN技術和InnoSwitch3系列產品的上市周期,PI開發了諸多參考設計,主要就是為了USB PD所開發。
“2018年我們的GaN產品就已經投入市場,目前來看安全性得到了充分驗證,沒有一顆料失效返廠,我們相信GaN代表著未來,尤其是等一線OEM們認識到GaN的安全性,高效性之后,一定會有更大的增長空間。”閻金光說道。
評論
查看更多